“一切正常,風平浪靜的。能有什麼事情,書記放一萬個心,有我在,這方麵不會出事。”派出所所長楊凡一邊在現場跟著督促檢查,一邊回答。
“看見你,我就想起一個詞,穩定。包括這次建設施工,培元鄉的治安與安全,責任全部壓在你的肩上。你就是壓艙石啊,我的好兄弟,你的擔子不輕哪!平時,你可要多費心,每天確保上下午二次,親自到街上走一走,看一看……還有你們哥幾個,務必拿出防汛防洪那種嚴防死守的勁頭!各個環節,都不能疏忽大意,都不能出任何問題。你們是知道的,安全無小事。如果萬一發生了安全事故,可以讓好事變成壞事。那是大家的失職,也證明職能部門的無能。”李景明這樣說著,大家聽得很認真,理解得很透徹。
楊凡在心裏琢磨,這個年輕人,了不起!他綜合素質優秀,人又正直,是新派的智慧型領導人的代表。自己衡量了一下,他這人學識淵博,思想成熟,很有工作方法,做事情有條有理,協調能力和領導能力都非常強。不但著眼長遠,又能夠防微杜漸,也能夠靈活運用思想交流這一利器,時髦話叫“走心”,確實不簡單!
楊凡想著,剛剛散會以後,伍小元跟他說,自己這個同學太難得了,他的每一句話,班子成員都要商議很久,才能夠完全領會他的想法,才能夠做到上下一心,跟領導合拍……同事們也都在討論,李書記在經過基層的打磨以後,他的將來不定是怎麼樣的呢。誰都預料不到。誰都以能夠有幸與他共事為榮。
可以說,迄今為止,自己尚未發現能出其右者。
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李景明正是這樣做事情的。
下午三點半,曾昭展書記親自率領的觀摩團隊,準時到達了山門。
團隊成員雖然人數不多,卻是陣容強大,縣委書記曾昭展和縣長謝紅專是主帥,還有縣委班子骨幹成員,東西南北四大鎮的鎮委書記,薈集了重安縣政界的中堅力量。團體後麵,還有二個女孩,劉嘉和曾瑜,陪同觀摩。
十個人,分成四輛車。其中,不包括司機陳師傅。
李景明雖然做好了準備工作,但並沒有刻意安排什麼形而上的歡迎場麵。他們幾個人站在山門街道與國道的入口處,態度認真,表情自然。身後的背景就是被挖得坑坑窪窪的老街,就像一個露出胸腹、奶孩子的鄉婦,展現出真實的母性之美,毋須裝點,也不容褻瀆。
李景明率先跟大家熱情握手打招呼,再介紹雙方人員。他在政府辦工作時間不短,這些人都認識,很熟。大家沒有多站一分鍾,直接踏進了現場。平時都經常性地深入田間地頭,自然熟悉路數。
李景明陪同縣委書記和縣長,走在前頭,後麵的隊伍則隨意成形,十多雙眼睛,各忙各的。之所以這樣安排,是不想遠離群眾走過場,或者反過來被群眾所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