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有幾個人、能夠在楊凡眼前打馬虎眼?
“葉猴子,你裝什麼傻,充什麼楞,你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是犯了惡性刑事案件!一邊幹著好比投毒、縱火一般的壞勾當,一邊還想做增收、造福的帶頭人,你以為,法律就是這樣好糊弄的嗎?別自作聰明了,誰毀林誰坐牢!“楊凡也不著急,並沒有急於祭出金箍棒,降伏這六耳獼猴。
他試圖用言辭,達到震懾的功效,遂即厲聲喝道:”葉猴子,你的劣跡斑斑,在我那有案底呢,一目了然……之前,你為了個人利益,煽動群眾、破壞鬧事,違法阻工,這一係列惡行,以為我不聞不問?你又該怎樣替自己辯護呢?真是一個巧言令色、見風使舵的歪猴,平時,在開會時遇見我,總是點頭哈腰的,看上去比貓還溫順,比老鼠更膽小,沒想到,你是一個專門欺負婦孺、壞事做盡的村霸。”楊凡義正辭嚴,數落著臭名昭著的葉猴子,他一心要鎮住它,然後讓它偃旗息鼓,順利拿下。
依袁林的性格,打死也不可能替這人背黑鍋的。
“在租賃合同上,白紙黑字寫著,在這個青年林場的範圍內,我方在不破壞森林生態的前提下,隻做旅遊休閑等保護性項目,不做其它的種植養殖開發。我方對該範圍的植被不具備所有權,為確保維護生態原貌,我方有維護和管理的義務……現在的情況呢?恰恰相反!你們為什麼堅決要來砍樹?我曾經提議,由我方出資金,作價全部買下,你們死都不同意,非得斬草除根,毀茂林、求小利,你們呀!良心何安啊。”袁林找準時機,據理陳述,恨不得把潑過來的髒水,燒開了,再倒過去。
葉猴子回到人堆裏,並沒有接招,一個梯雲縱,閃避得遠遠的。他曉得,鄉裏人嘴笨,上不得台麵,自己一個人一張嘴,跟這些吃嘴巴飯的打嘴仗,簡直是自尋死路。
李景明望了望這十幾個人,與他們一一對視,期望找到一點人性的依據。
他被漠視。
敵對雙方,針尖對麥芒的衝突當中,他豈能如願以償。
以水治水,是為上策。
合理地利用衝突,因勢利導,猶如火中取栗,是為官的本領。
李景明在讀EMBA的時候,記得一句話,合理的衝突,可以激發和增強群體活力,就像在草原上引進幾匹狼。如果懼怕衝突,談起衝突就色變,這樣的人是做不好領導的,注定是平庸、無能之輩。
因為,衝突鍛煉才能,像打鐵。所以,衝突有很大的存在必要性,盡管很多人接受不了。
世界本來就是矛盾變幻的,從板塊運動,氣候變化,一直都是相對地存在的。日新月異,滄海桑田,沒有什麼是永恒的,包括喜馬拉雅。正因為如此,此起彼伏,此消彼長,萬物才會這樣的多姿多彩,精彩紛呈。
亂世出英雄,就是這麼一說。
上將伐謀。
李景明喜歡這四個字。
他正色道:“你們這些人,自己回過頭來看看,像這樣一根扡杆粗細的梓樹,你們就為了一塊二毛錢,不惜把它砍下來,將棟梁之材,變成了下腳料,甚至柴火料?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你們將立足何地,又於心何忍?它被國家列入第一批保護樹種,你們踐踏法律,於理何存?!森林為地球之肺,為環境之母,你們今天不通情理的行為,上對不起培育之恩,中對不住一批熱血青年的辛苦耕種之情,下對不住自己子孫後代的好生之德!你們,不想放下手裏罪惡的屠刀、還想繼續作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