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開掛的福將(1 / 2)

不過,在鄧向陽開口發言以後,人們很快就改變了這個看法。

“現在是工業時代,信息時代,而不是買竹子做架板就可以談發展的舊時代。關於創新,我們應該有著清醒的認知:我們不玩創意,而是用創意解決問題。龍窯鎮一步一步走著下坡路,從產業布局、成本結構、工藝水平和創新觀念這幾點,就完全可以找到原因。我們所說的創新,本身就是打破限製。我雖然一直在農委工作,但是在大學是學工業設計的。在讀書的時候,就對全省所有的大型企業,做過全麵的調查。接下來,我們所要做的創新,是在媒介碎片化和消費者主導的新信息環境下,能真正幫助到企業的創新,而不是玩創意奪眼球這麼簡單。”

鄧向陽從來沒有在這樣的場合、坐在主席台上發言。這機會是第一次,他肯定會好好把握,盡力發揮了。

他的話音剛落,台下立即議論紛紛。還好,差不多都是肯定的態度。他背負著尚方寶劍,底氣自然足了,語驚四座,帶來了一輪前所未有的“衝擊波”。

“現在的龍窯鎮,還一直在走著傳統銷售的老路子。我認為,依靠自傳播才是營銷的未來。讓營銷打開渠道,讓廣告成為新聞,讓布局帶來升級,這才是唯一的發展之道……”

他的發言,持續了十分鍾,有的放矢,針砭時弊。這時候,人們才信服,信服他的獨特才幹,信服曾昭展獨到的眼光,紛紛拭目以待。

“我的意思,讓鄧向陽同誌在龍窯鎮紮根三天。三天之內,做出係列的整改報告,包括新舉措,新方案,提交給我。然後,我們班子成員再展開討論,決定下一步行動。我們等不起了,再不能做老生常談。老的盡頭,就是死路一條,所以,該換的堅決換,該上的堅決上。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別的意見?”

在這樣的會議中,表麵上,書記一把手與其他班子成員一樣,對於某個決議隻有一份建議權和投票權,一把手的抉擇無法影響到其他常委的選擇,這就避免了一家獨大,搞一言堂。但是,體製的生態中,總是盤根錯節的,人們難免要受到很多東西的影響的。

剛剛被老大毫不客氣的劈了一把,大家的心裏都是忐忐忑忑。

一把手的話,誰敢當做耳邊風?在實際操作中,書記本來是當地的最高權力擁有者,是班子的主導者,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其他人的升遷。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不得不仔細考慮一把手的意見,最終形成決議。

如果說,鄧向陽的發言,是吹過湖麵的清風,曾昭展的提議,無疑是盛夏的一場暴雨,沒有任何征兆,風驟雨急。在座的都被淋了個遍,最悲催的,當屬龍窯鎮的鎮長曾祥根了,眼看著他的位置搖搖欲墜,眼看著就被澆了個透心涼,淋成了落湯雞兒。

不上則下,不進則退,一歲一枯榮,這就是官場生態。

在體製內,誰敢不適應這樣殘酷的法則?誰也逃不過這樣的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