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都點著頭,各懷著不同的心事。
李景明聽著美女記者的想法,心裏有些欣慰。
他順著話題說道:
“對,你的看法也很獨到嘛……不錯,這樣一來,以至於整個中國的,華北平原的地下水位,每年都要下降一米……你發現了嗎?我們的整個城市都在追求一種畸形的美,就像裹了小腳一樣。隻為改變人們的審美觀,價值觀,隻為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我們南方,有一條河,河水蜿蜒曲折,兩邊全是豐茂的植被、濕地,可洪水來了水就漲上來。結果,水利部門給了兩個億的工程款,修防洪堤。工程剛做了一半,當地市長就接到了農民的上訪,因為農民的牛沒地方喝水了,再後來發現青蛙也沒了……因為濕地消失了,青蛙在河裏產卵,蝌蚪爬不到岸上來,整個生態係統全部被破壞。於是,市長連夜做出了決定:砸掉防洪堤。兩個億說砸就砸掉,誰來負責?怎麼保證洪水不會衝掉城市?”
“嗯。這些都是大問題。”劉麗華說。
“造價兩億的防洪堤,還真被砸掉了。是因為有專家跟市長做了準確的分析,市長這才發現,沒有這個防洪堤,洪水也淹不到城市……就這樣,他們重新設計了淺灘和深灘,讓魚可以在這裏產卵,讓青蛙在這裏產卵,讓牛可以下去喝水,讓人可以在這兒行走……一切又回到了最自然的狀態,這也是最好的狀態。”
李景明所講的這些,可能就是後來出現的海綿城市的雛形,雖然提法不一樣,但是理念和目的卻是一樣的。
見他們在雨中都談得起勁,鄭道生好心地借來了幾把雨傘,喘著氣遞給劉麗華。
可是,人家美女並不買賬,說了一聲謝謝,並沒有接他遞過來的雨傘。
最後,鄭道生隻好將傘撐開,擱在她身邊的地上,一肚子的不解。
“好心沒好報,黃泥打了個黑心灶。”他的口裏嘟囔著,便走了。
在整個采訪的過程中,伍小元一直緊隨著李景明,人家也想混個臉熟唄。
他不知道,自己犯了個大忌。幸好,李景明事先叫他收了雨傘,幾個人都在雨裏淋著。
打傘的別想嘲笑在雨裏泡著的。
李景明今天對伍小元大為不滿。
他有自己的想法。
不要期望大家圍著你來轉。大家聚在一起的原因,是因為工作;大家尊敬你,是因為你在工作上,是他們的領導,但生活上卻不一定。工作上能夠聽你的、配合你的,就是好員工,對你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無微不至的人,多半要敬而遠之。
這是他當領導以來的心得。
隻是不為人所知罷了。
這場雨下的。
很多人都落荒而逃了,什麼也沒有落著。
大堤上,都是部隊和鄉政府的幹部搭棚子輪流值守,李景明負責查崗。
他問,怎麼不派群眾來換班啊,鄭道生依然是一味苦笑,他們首先要二百元一天,現錢,跟九八年同等行市。
誰付得起。
再說了,誰也不敢叫,怕說成是增加農民負擔,亂攤派,這是多麼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