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鐵軍在電話裏哈哈大笑著,開口就喊兄弟,熱絡得了不得,仿佛兩個人有隔世情誼似的。
他快人快語地問李景明,現在是不是還在醫院。還說,等會請他吃飯,一定要抽出時間,兄弟倆一起喝點酒,聊聊天。
李景明笑微微地聽著,差點衝口說出應該是我請的話來。
按理,也應該是自己請他才對,畢竟,人家幫上大忙了。
對於唐鐵軍,李景明是有自個的揣度的。因為是楊凡介紹,上次去看蔣正,也有些接觸。不過,彼此很少打交道,其人好與不好,並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有沒有其它的目的呢?
分析整個步驟,唐鐵軍之走近自己,向自己示好,有些刻意。
李景明的語氣是謹慎的。因為,他的交際也是謹慎的。這些年,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邊際效應、他實在見多了。不是有句話說嘛,不要把誰都領進自己的生命裏。
有些人,以友誼之名,硬要闖進來,那就是沒辦法逃避的事情了。這是後話。
在新的崗位,他隻新交了二個非常好的男性朋友,蔣正和楊凡,引為過命的兄弟,看不出誰會有異心。其他的,還有幾個紅顏知己,這些都是出於成熟的考量。
其實,成熟的男人交朋友,是很簡單的,離則分,合則聚。至於知交的那種,誰都持著非常慎重的態度。特別是官場中的男人。
也怪不得,麵對魚龍混雜的社會、變化多端的自然,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萬事周全不求人,誰也不能夠誇口自己終身沒有坎坷和危難,因此,誰遇到難處時,總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忙,比如今天的事件。所以,作為朋友,在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能夠及時到場、並真誠地伸出手去幫朋友一把,助朋友渡過難關。這是起碼的。隻要把握好這一交際原則,這個朋友的友誼將會日益加深。
可能是行武出身的緣故,李景明在交際往來中,一直很警覺,時刻把握著一個度。中國有句極富哲理的話叫“物極必反”。在生活中,任何過頭的東西都會走向它的反麵。朋友之間的交際也是如此。如果圖快,過往甚密,反容易出現裂痕,而把握適中的度,才能使朋友之間的友誼,曆久彌新,成為永恒。這是因為每個人無論在文化、道德、性格、處世態度、做事潛能,及至家庭情況等方麵都會存在差異,這種差異的大小,有時會與朋友間的交際頻率成正比,即交際越頻繁、越過密,拉得也就越大。所以,朋友間的交往,無論是相處的時間次數、距離等等,都要保持逢到分離,才能達到“意猶未盡、情猶未了”的意境,才會因朋友的到來而欣喜,因朋友的離去而思念。這是最好的情形了。
比如,兩個人一起走在山路上,除了一起向上、一起欣賞沿途的風景。如果一個人輕輕鬆鬆爬在前麵,自己用手機到處拍周圍的風景,對別人不管不問,既不伸出援手,也不問身邊的人累不累、要不要休息、喝不喝水,隻顧著自己拿著水一個人喝。嗎吖,這樣自我的人,日後還指望他以後會為你著想、一起繼續走下去嗎,就別做夢啦。還有那種,以功利為出發點、沒有底線、經常跟家人鬧矛盾的,這些人就排在李景明的紅線之外。沒有人不跟自己家人親,也沒有人會比自己家人更了解自己。如果一個人老是跟他家裏人發生矛盾,要麼是他脾氣太壞,要麼是他性格不好,要麼是他格局太逼仄。否則,他家人又怎麼會老跟自己的人過意不去呢。對家人猶如此,何以對旁人呢?由此可以看出,這人不是一個和諧的分子,遠離則大吉啦。特別是那種,時不時與社會上那些人混在一起的人。這不是看不起這個層麵哦。明明就是黑道上的,還把自己誇得那麼偉大,說自己多勇敢多講義氣多重感情。哎,這種話你可千萬別信。當你的未來和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搞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會再平靜了。交人必須有是非觀,三觀不合,隻有毀滅。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危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