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共和政府召開了第一次黨章會議,改組後的淩軍成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民主革命聯盟,這次大會將成為新革命高潮的起點。
11月17日,魔都共和政府大樓,這是一次共和黨軍級以上將官才有資格參加的會議————二中全會戰略會議。
一中全會淩軍務係統改組後,沿襲了美軍軍銜製度,現行軍銜設7等25級,方形的會議桌上,軍事委員長淩嘯川坐在最首位,下麵依次是政務部長五星少將鳳岐煌,第一軍軍長五星準將沈世章,第二軍軍長五星準將雲超,第三軍軍長五星準將關典,第四軍軍長五星準將褚雲龍,第五軍軍長五星準將童建軍,特戰隊五星上校隊長沐李!
室內光線陰暗,雪白的牆壁掛著幕布,投影儀將地圖影像映射在幕布上,比傳統中的地圖更加立體,可以隨意切換影像,是引進美國的最新科技。
一名夾克軍裝的男子站在幕布前,他手中持有一支指示杆,操控投影儀的軍士會根據指示杆切換投射影像,配合他完成作戰方案的演說。
而站在眾人麵前進行演說的那個人,出於某種忌諱,大家都稱他為軒上將,軒長官,或者軒司令,是淩係共和政府內僅次於淩嘯川的二號人物,共和黨五星上將,新編獨立軍司令!
“目前,晉綏軍重兵壓境,蕭遠山三十萬之眾正向大同一帶集結,雷震所部中央軍五十萬之眾盤踞在中原腹地,桂軍徐昌平也有十五萬之多,暫時未有異動,董青城十萬川軍在滄州一線整合殘餘宣軍!”
“善守者,不知其所攻,我的作戰方案是,示形於西北,決戰於中原,可集中兵力在西線一帶,以少數兵力,精良裝備采用遊擊戰術,依托地形展開運動戰,避免和對方發生正麵戰,持久與之周旋,保存實力,吸引對方全部主力於西線戰場!”
“屆時,我獨立軍可作為先鋒軍孤軍深入,以靈活的機動性,轉移攻勢,直入中原腹地,開辟第二戰場,逐個擊破,則可奪取長江以北大片疆土,繼而以持久消耗對方軍需,則可長據中原!”
軒上將這番精彩演說寓意高明,針對性極強,不管戰略還是戰術,都堪稱絕倫,他的這套方案中,首先闡述了對方的進軍意圖,兵力部署。
其次,示形於西北,決戰於中原,簡要明了,一句話概括了這套方案的全部,所謂示形於西北,就是在西北拉開戰線,給對方造成決戰地的假象,從而吸引對方大部分主力開往西北,這樣一來中原地區勢必空虛。
而決戰中原,就是在調虎離山之後,把主戰場轉移至兵力空虛的中原地區,這是一種戰略級的部署。
戰術方麵,用少於對方兵力的機動性,裝備精良的戰力優勢,和對方持久周旋,從而達到保存實力的戰略目的,再由一支精銳之軍攻入中原,趁中央政府在北方根基不穩,內部爭奪戰功俘虜,相互猜忌的因素作用下,將其驕兵逐一擊破。
這項方案無形之中,還被軒上將考慮進了另一個因素,就是中央政府的軍需補給和政府財力已經極度匱乏,戰事拖的越久,對中央政府就越不利。
淩嘯川聽著聽著不覺露出笑意,盡管昨夜就已經看過了這套方案,是他和軒上將一同製定的,但今天聽來,卻有一種成竹在胸的成就感,連看向軒上將的目光也多了些欣慰,此人真乃當世鬼才!
\"這方案太好了,我們越是向西遷移,戰線就拉得越長,敵人的物資消耗就越大,以空間換時間是我們對抗敵人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