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尺寸之功”形容功勞很小,微不足道。
【出處】此典出自《戰國策·燕策一》:“齊伐宋,宋急。蘇代乃遺燕昭王書曰:‘夫列在萬乘而寄質於齊,名卑而權輕。奉齊助之伐宋,民勞而實費。破宋,殘楚淮北,肥大齊,仇強而國弱也。此三者,皆國之大敗也,而足下行之,將欲以除害取信於齊也。而齊未加信於足下,而忌燕也愈甚矣。然則足下之事齊也,失所為矣。夫民勞而實費,又無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負其禍矣。’”
戰國時期,諸侯混戰。有一次,齊國出兵攻打宋國,宋國的形勢非常危急,該如何是好呢?這時,有一個名叫蘇代的人,他想出一條計策:說服燕國聯合秦國共同攻打齊國。這樣一來,齊國自顧不暇,宋國也就保住了。蘇代寫了一封信,打發人把信送給燕王,信是這樣寫的:“燕國強大,屬於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之列。雖然是這樣,卻讓齊國扣押著人質,使自己名聲受損、權威降低。如今又侍奉齊國,幫助它攻打宋國,弄得自己勞民傷財。您想,無論是攻破宋國,還是侵占楚國的淮北,都會使齊國的領土擴大,造成仇敵強大而燕國弱小的局麵。這些都是燕國的大患,而您卻想以替齊國除掉禍害的行動而得到齊國的信任。但是實際上齊國不一定會信任您,反而要更加嫉恨燕國。這樣看來,您侍奉齊國的決策和行動,就太不值得了。攻打宋國使燕國勞民傷財,又沒有微小的功勞,功破宋國卻擴大了齊國的領土,從此以後世世代代都要遭到齊國的禍患。”
蘇代在信中還說,宋國的失敗對燕國來說,其實是一場災禍。他極力勸諫燕昭王聯合秦國去攻打齊國,這樣就可以報仇雪恥,不再受齊國的欺負了。燕昭王看完信後喜不自勝,立即召來蘇代,與他一起商討攻伐齊國的對策。結果,攻破了齊國,齊閔王被迫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