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學者根據《魏武紀》、《述異記》、《鄴乘》、《彰德府誌》以及《通典》、《太平寰宇記》中的有關資料,結合1975年在臨漳習文村發現的東漢晚期墓葬實物,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曹操陵墓位於今河南安陽靈芝村與今河北臨漳習文村一帶的結論。理由是:一、靈芝村、習文村一帶是當年鄴的中心地區,曹操為自己選墓地,不可能偏於鄴地一隅;二、今靈芝村、習文村一帶,恰好在仁壽裏西門豹祠之西六七裏,周圍是平原,與曹操遺令所指的“西原”相合;三、今距習文村北四裏、靈芝村西北約六裏處有東太平村,原名馳村,是銅馳村的簡稱。史載曹操陵墓有銅馳,馳村恐怕就是因此特征而得名。
上述諸說,或因缺乏實物佐證而不能斷言,或是一家之言尚未得到公認,關於河南安陽西高穴墓的真假隻能等待時間的檢驗了。
神秘現象關鍵詞:曹操七十二疑塚《三國演義》
古耶路撒冷究竟在何處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聖地,然而自從三大宗教都把它定為聖地後,這個城市再也沒有安寧過。人們想知道的是,這個聖城最初的地址在哪裏,是今天它所在的位置嗎?
耶路撒冷,位於地中海東岸巴勒斯坦中部,是一座有著5000年曆史的世界文化名城,眾所周知它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在希伯來語中“耶路”意為城市,“撒冷”意為和平,“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的意思。
相傳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最早居住在兩河流域上遊亞述地區,後來在部落首領亞伯拉罕率領下遷居到南部迦南,即後來的巴勒斯坦。公元前10世紀,大衛王在耶路撒冷建都,所羅門在該城建造聖殿。此後,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民族的精神中心,《聖經·舊約》中,耶路撒冷被提到過700多次。被毀前的耶路撒冷聖殿內的至聖所,是猶太教最神聖的所在,隻有大祭司才有資格一年一次進入至聖所。而以色列全體男丁必須一年三次來到耶路撒冷,過宗教節日。猶太人無論流散到何處,禮拜時總是麵向耶路撒冷,建築如果可能也設計成朝向耶路撒冷,朝向至聖所所在的方向。
耶路撒冷成為基督教供奉的聖地,要比猶太教晚得多。相傳大約在公元1世紀中葉,基督教主耶穌降生在耶路撒冷南郊伯利恒小鎮附近的一個名叫馬赫德的山洞。後來耶穌因傳教受到猶太當局的仇視,被活活釘死在城外的十字架上。據《聖經》傳說,被釘死的耶穌三天後起死複活,升入天堂。公元335年,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親希拉娜太後巡遊耶路撒冷時,下令在耶穌遇難的墓地上建造一座聖墓教堂,從此耶路撒冷也成了基督教徒信奉、朝拜的聖地。
耶路撒冷自7世紀後又成為僅次於麥加、麥地那的伊斯蘭教第三聖地。相傳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52歲時,在一個夜晚被天使從夢中喚醒,騎上一匹銀灰色人頭牝馬,追隨天使從麥加來到耶路撒冷,腳登一塊岩石,升上“七重天”。在接受“天啟”後,於黎明返回麥加。作為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地點,耶路撒冷被數以億計的遜尼派穆斯林認為是第三聖地。耶路撒冷最顯著的建築物,就是聖殿山上的兩座清真寺——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
自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定為聖地後,這個城市再也沒有安寧過。據史料記載,從耶路撒冷誕生之日起至現在,已18次被無情的戰火夷為平地。但也因為耶路撒冷是世界公認的宗教聖地,所以一次次被戰爭吞沒,又一次次奇跡般地複興和重建起來,始終屹立不倒。
但是,近幾年來對這座城市原來所處的地理位置,西方一些學者提出質疑。有人認為耶路撒冷不在古代的巴勒斯坦境內,而是在沙特阿拉伯。《聖經》中上帝賜給猶太人的“流奶滴蜜之地”,實際上在當今沙特阿拉伯境內從麥加到沙特與也門邊界附近的紅海之濱、一條長約200英裏的狹長地帶內,連同古以色列的戴維和所羅門王國及第一聖殿都在沙特阿拉伯境內,亦即現在的阿西爾省和希賈茲省。
還有學者認為希布倫和耶路撒冷就是在《聖經》中說的地方,古耶路撒冷是在內羅畢。這是被考古學家用大量實物所證實了的。
眾多的曆史文物、宗教遺址和各種古跡,經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給耶城披上了濃厚神奇的宗教色彩,似乎這裏的一石一磚一牆一柱都在向過往的遊人訴說著已逝去的久遠年代的故事。但是古耶路撒冷究竟在哪裏呢?人們期待得到一個答案。
神秘現象關鍵詞: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伊斯蘭教穆罕默德
哭牆“流淚”之謎
哭牆是猶太教的遺跡,又稱西牆。在耶路撒冷東區老城的東部,長160英尺,由大石塊砌成。
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10世紀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繼位,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建造了第一座猶太教聖殿,即所羅門聖殿,它宏偉華麗,來此朝覲和獻祭者不絕,從而成為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人攻占耶路撒冷,聖殿付之一炬。以後重建,公元前1世紀末由希律王加以擴建,又於公元70年和135年毀於羅馬人之手。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絕大部分猶太人被趕出巴勒斯坦地區,流散在歐洲各地,聖殿始終未能恢複。後來,在聖殿斷垣殘壁的遺址上修建起圍牆,雖然是伊斯蘭聖地圍牆西牆的一段,但猶太人仍然珍惜它,這段牆被視為猶太人信仰和團結的象征。據說羅馬人占領耶路撒冷時,猶太人常聚在這裏哭泣。此後千百年中,常有各地猶太人來此號哭,以寄托其故國之思,因此便將此牆命名為哭牆。到今天,每到猶太教安息日,都會有人到哭牆去表示哀悼,進行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