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一句話解決非常困難的問題,雖然這種事在小說中看得很多,但當自己遇到的時候,項寧還是很難相信的。
“不錯,據羽皇的手跡上所記載應該是的。這句話乃出自道家之祖老子所著《道德經》的第五章,原文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武皇項臨風頗有體會道,“隻可惜六百餘年來,我項家無數才智卓絕之輩花費了無數心力旁征博引的推敲此句,甚至為此修煉了不少道門的功法,隻可惜直至如今,都是一無所成,致死不瞑目,隻能看著族中子弟備受無法忍受的殺念煎熬。甚至太祖皇帝在立國之後,便定下了規矩,曆代皇族嫡長一脈皆不得修煉戰神寶典。”
“這話不是老子用來宣稱無為而治的嗎?怎會與戰神圖錄相關。”項寧奇怪道。
“這我也不知,羽皇乃是我項氏第一武學宗師,其於武道一途實可稱得上是學究天人,不是我等後世不肖子弟能夠揣摩的。”項臨風口中雖說不知,可語氣中卻是透露出強大的信心來,且嚴肅的臉上卻是笑看著項寧,“不過這謎題也許你能夠解開?”
“我,我資質愚鈍之極,對武學之理解頂多算得上是半桶水,怎麼輪也輪不到我來解開這謎題。”這倒不是項寧謙虛,而是一句大實話。
“你的資質之高乃是我平生僅見,要知千百年來能練成長生訣的除滄海和昆侖之外,你是第三個,而且你還身懷易筋經與戰神策的功法,在某種意義之上你都可算作是武道第一人了。”項臨風微笑著看著項寧,要知便是連當今皇帝都少見他的好臉色,更別談他一直都是以一種慈愛開朗的笑臉對著一個人了,足可見他對項寧的重視與愛護之意。“而且你身上的氣質與很多人都不同,我了解過你的很多事,發現你比別人更加大膽,更具有開拓精神,這些年來項家子弟試過很多種方法和道路,都沒有走通,也許你能從別人想不到的角度去找到答案也說不定。”
項寧是主角沒錯,但他歸根到底也是個平凡的人,他並不喜歡別人將他當成那種能夠改天換地的救世主般,可此刻見到那該絕對算得上是自己長輩的人絕對信任的眼神,他就是想要再謙虛一下或是推脫一下也是不知從何說起。
項臨風似乎見到了他的難堪,岔開話題道:“也罷,你既想學大日真經,我便帶起去一觀便是,至於你能領悟多少,那就看你自己了。你隨我來。”
項臨風站了起來,騰身而起,直接越牆而走,一派高手的風範。
項寧也不知他要帶自己去哪,自然隻能放著正門不走,做了一回翻牆客。
……
長安城外神禾原,巍峨古塔,清幽古寺,雕梁畫棟,流丹溢彩,法像莊嚴,曆經戰火的香積古寺可謂是馳名中外。這裏的香火極盛,再加上環境的清幽,附近山水景色絕好,故此引來無數的騷客、俠士,平民百姓甚至京師許多的達官顯貴來此拜訪。
不過香積寺香火雖盛,卻並未曾沾染多少俗世的煙火氣息,因此寺隻在每月上、中、下三旬中各一日,以及佛誕日方才會對外開放或者舉行一些盛會,其他時日這古刹僧眾都是閉門修行。
今日顯然不是香積寺的開放之日,故此山門緊閉,古刹清幽,隻聞重重黃牆之內傳出縷縷佛號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