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小帥:不知怎麼往下走(1 / 2)

娛人碼頭

《闖入者》上映後,排片1%左右,票房50萬。王小帥發了一個有些悲壯色彩的聲明,“這可能是商業片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嚴肅電影最壞的時代。我的觀眾,請你挺我!”

然後,有更多人開始關注這部電影。有兩波聲音開始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支持《闖入者》,不能眼看著爛片當道佳作被埋沒。作為電影人爭取自己的權利,有什麼不對?”“王小帥們不值得同情,自己的勇氣幹嘛讓別人埋單?一個文藝片導演不應該抱怨時代,為票房所累。”

麵對如此狀況,王小帥本人還有什麼說?這位曾經,以及現在的第六代名導,柏林電影節、戛納電影節常客開始懷疑自己堅持了十多年的方向,他說現在非常迷茫,不知道未來要怎樣走。

Q:有人想,你是不是覺得多年沒賺錢,對不起投資方,所以才有那個悲壯的聲明?

王小帥:悲壯當然是悲壯。我也承認對我從影以來是最大的打擊。我承認這次我有期待,但是我的期待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你是為了追求票房。不,我不是笨蛋,我要追求票房我肯定不拍這樣的電影,我為了票房去的話肯定會拍另外類型的電影。

Q:也有人說,像王小帥、賈樟柯、婁燁都是很聰明的,能堅持拍藝術品,說明他們有回本渠道。《闖入者》有可能回本嗎?比如其他渠道的回收。

王小帥:渠道會有,會解決一部分問題。像所有電影一樣,我們都會鍥而不舍的爭取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大家都是合法的,工商的或者通過令,我們就希望占有一小塊地方,並不是說有多麼誇張。市場就應該有相對的公平,並不是說明明你不是拍商業片,為什麼還來搶票房?不是搶票房,這是我們獲得應有的權利。

Q:像顧長衛去拍《微愛》了,李玉也拍了《萬物生長》等看起來像文藝片的文藝片,你未來會考慮這種方式嗎?

王小帥:確實市場需要更多的影片去創造票房,但是如果說隻有以這樣一種轉變或者這樣一種電影的形式去拍才能有票房,就等於把所有的電影人都擠到一個胡同裏,大家都會隻能改變自己的初衷,甚至隱藏自己的鋒芒,隱藏自己的才華,隱藏自己真正有情懷的東西,都在這個胡同裏朝著一個方向走。這樣幾次三番之後,大家會覺得你再用心去拍都是死路一條,結果就是大家都投降,我們也就沒有了有趣的導演。

Q:就像有人說的,王小帥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堅持者,你接受這種看法嗎?

王小帥:我覺得確實是不合時宜。對合時宜是什麼樣的解釋?就是很聰明,很會判斷現在局勢的變化和發展,什麼樣的好弄就弄什麼,而且是與時俱進的一種方式。有時候人的內心人真正的情感表達不見得是隨波逐流,有的是需要真正的去撫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