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增進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途徑是掌握更為廣泛的知識。在獲取知識方麵,這裏要特別強調的是,了解專業以外的“常識”也非常重要。
在知識的海洋中,有一些是某一特定職業的人必須要知道的,其他的人對之則可知可不知。例如航海方麵的知識,對於一般人而言,他隻要了解一些一般性的知識就足夠了。
可是,有些知識則具有共通性,不論任何一種職業的人都非知道不可,而且最好能徹底地了解,例如,語言學、曆史、地理、哲學、倫理學、修辭學等等。如果追求的境界再高一點,還要再加上各國的政治形態、軍事、民事等等。想要將以上這些範疇內的知識全部擁有,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你付出一定的努力。盡管這一知識體係極為龐雜,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你能一點一點地去吸收,孜孜不倦地去學習,是沒有學不好的,而且隻要你堅持不懈,一個非常美妙的結果一定會很耀眼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一個人不能為讀書而讀書,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用。隻有活用書本上的知識,一個人才能其工作中建立業。
生活中有不少人也經常在讀書,甚至有的人讀的書還很多。但是,有的人能做到活學活用,有的人則讀了同沒有讀差不多,甚至還帶來了害處。
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見一些人,雖然愛讀書卻不能很好地利用,尤其是在商品經濟大潮卷過來時,有些平時不注意接近現實,對書本之外的事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的讀書人,幾乎要暈頭轉向,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讀書人,肚子裏的學問或者理論水平很不錯,卻拙於實際操作,不能把書本知識與實際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
做到學以致用並不難,如果能夠從下列幾方麵去做,就會大致避免讀書與實際脫節的傾向。
第一,在廣泛涉獵的同時,要經常注意讀報,收看電視和收聽廣播新聞,養成關心時事的良好習慣。
第二,要在讀書的同時注意思考,尤其要重視聯係實際問題,要注意讀那些現實性、指導性強的書籍,把書本與實際生活聯係起來。
第三,要經常放下書本,同廣大的普通人接觸,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向,同他們打成一片。
第四,要在掌握理論的同時,注意養成經常動手的習慣,通過親自實踐來印證或修正、補充和完善理論,使理論知識化為實際工作效果。
第五,要經常檢查、反省自己的讀書學習,是否緊扣實際需要,是否真正增加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防止為讀書而讀書,以至死讀書、讀死書、書讀死的傾向。
總之,讀書人要防止成為隻會讀書不會運用的書呆子,隻有這樣才能使讀書上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才能在實踐中很好地運用從書本中得來的知識。
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根據實際的體驗而熟悉世故的人,和單從書本上獲得知識,卻不清人情世故者,不但有根本上的差異,而且比後者更優秀。就像訓練有素的馬,遠比毫無訓練的驢子有用一樣。
你必須把所學到的知識,以及本身的見聞歸納起來,再加上自己的判斷,堅定地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行為模式、禮儀禮節。你不妨多看看有關社會學方麵的書,把書上所寫的和現實生活加以比較,這對你必然有所幫助。例如你可以在上午的讀書時間裏,讀幾則拉羅什福科的格言,並且深入地思考。然後把書中所言,套在夜晚社交場合中所遇見的人們身上,並作一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