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論英雄 中(1 / 2)

“若是說起西部的英雄,首推便是教國的聖烏爾班。這一位也是和皇帝陛下同年的英雄了——那個年代,西部教國雖然也已經使得周邊諸多王公皈依,影響力卻遠非現在可比,即便教國邊境,仍有諸多凶悍蠻族,非但並不在意教國的權威,反而意圖奪取諾裏克城。”

說這話的時候,席上的諾裏克人便不自在起來——原本,古諾裏克城是諾裏克帝國的本源之地,也是曾經的西都,而後來在大戰亂的年代便給蠻族襲破、奪取,再也沒能重新為諾裏克人所有。

停頓了一下,使節才接著說:“而其中最接近成功的,便是諾曼王威廉姆。那一年他南下的時候,聚集在他身邊的足有十萬大軍。而前來援助教國的幾個領主隻一戰便被打得全軍覆滅。十萬諾曼人兵臨城下,而教國的兵力卻不足,即便是有諾裏克城的堅固城防,也很快便被威廉姆攻破。”

“最終的戰鬥發生在大教堂。諾曼王讓教士們投降,否則便殺光所有人。這個時候烏爾班披著重鎖甲,提著盾牌和寶劍站到了教堂的大門前。教士宣稱自己受到天主的庇護,隻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就沒有任何一個活著的諾曼人能夠邁進教堂的大門。”

“這種宣言激怒了威廉姆,他下令讓麾下的戰士前去將對方的頭顱提回來。然而教士死死守著大門,用寶劍刺死了每一個向他進攻的諾曼人。見到無人能在近身的戰鬥中勝過那個教士,諾曼人又向他投擲標槍,射出箭矢。但烏爾班舉著盾牌,完善的防護著自己,擋下了每一次進攻,又用寶劍砍斷了所有掛在盾牌上的標槍箭矢。”

“這場戰鬥一直從早上打到午夜,最終諾曼人沒有一個能夠活著進入教堂。到最後,諾曼王不得不親自上陣,卻被已經激戰了整整一天的教士一劍刺傷,驚恐的退出了教堂。”說著,信使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到了這種局麵,即便是驍勇無匹的諾曼王也不得不在天主麵前低下他傲慢的頭顱,承認萬軍之主的威能。”

這個宣布讓克裏格露出奇怪的表情:“所以說,那個諾曼王,皈依了?”

使節笑著點點頭:“是啊,從此諾曼人就都皈依了。因為顯而易見的原因,教皇及主教團宣布教士烏爾班是受到萬軍之主庇護的,並為他主持了封聖儀式——他也是第一個活著被封聖的。而後,考慮到教國武裝力量的不足,教皇也授權烏爾班從虔敬的少年信徒中挑選合適的人選,培養成為聖武士——至今,聖烏爾班仍舊是聖武士教團的總團長和武藝導師。”

克裏格點了點頭——在那種大軍壓境的情況下以一人之力抵敵十萬大軍,哪怕是信仰不同,也確實稱得上英雄了:“那麼你們卡斯蒂利亞的英雄呢?”

“這一位也是我們的驕傲,名字叫做加裏波第的,咱們卡斯蒂利亞人都叫他做‘我們的公牛’。”說著,使節也笑了起來,“這是個無人能敵的大力士,能使手將樹枝中攥出水來,更能以兩臂之力降服發狂的公牛,而因為他的體格太大,沒有戰馬能夠馱著他作戰,他便索性騎了頭公牛上陣。但要說他最著名的事跡,還是十多年前,咱們和波爾人作戰的時候。”

所以說,卡斯蒂利亞人也快皈依了——這樣想著,克裏格卻並沒有表現出來,隻是笑著點點頭,繼續聽對方講故事。

“那時節波爾人剛剛打敗了艾米勒人,占據了他們的土地。然而艾米勒人的土地多是些貧瘠的荒原和不毛的沙漠,並不能滿足波爾人的貪婪。他們便追著艾米勒人渡過卡利斯海峽,前來掠奪咱們的土地。”

“和波爾人作戰的時候,這位公牛騎士便屢立大功。雖然公牛不是戰馬,衝鋒時往往落在後麵,但隻要給他殺入敵陣,揮舞起那柄大鐵錘,旁的人殺敵的數量便遠遠比不上他了。而他最著名的事跡,卻並不是在戰場上——波爾人感覺在戰場上敵不過咱們,便派出信使邀請咱們過去和談,抱的卻是把咱們的頭麵人物全部害掉的念頭。”

“為了防備波爾人使詐,咱們便將和談的地點設在了一個艾米勒人控製的城堡裏。但那些艾米勒人卻早給波爾人控製了。咱們進到城堡裏之後,波爾人便封了大門,開始放火燒屋,打算把咱們的騎士首領們都燒死在裏麵。”

“就是這個時候,加裏波第便怒吼一聲,不顧灼熱的火焰,合肩撞在大門上,將加了一整條鐵栓並堵了無數柴捆的大門撞飛,帶領騎士首領們一人一條木棍殺了出來。見到這情形波爾人又下令關上城門——城堡裏畢竟仍舊是全副武裝的波爾人居多,隻要不讓騎士首領們逃出去,他們仍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