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王子的到來使戰鬥立即平息了下來。四王子率領軍隊撤回了樹林,而亞曆克斯和加拉卡則停止了追擊,謹慎的率領隊伍向著紮希達的軍隊靠攏。經過了一場短暫的計劃外的突襲戰之後,戰事重新回歸到僵持的局麵。
盡管如此,局勢還是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對於二王子來說,他無非損失了幾千名步兵和騎兵,雖然有些心疼,卻並沒有傷筋動骨。而對於紮希達來說,損失則要大一些——除了他的騎兵隊之外,加齊人和諾裏克人也分別有過千的折損——然而實力雄厚的紮西達雖然心疼,卻仍舊穩坐第一的寶座。
而情勢最危急的,是原本就最弱小的四王子。因為兵力不足而打算使用謀略取勝的王子非但沒能強行吃掉亞曆克斯的軍隊,反而損失了上千名戰士。而更加糟糕的是,他那支模仿蘇丹衛隊訓練的精銳部隊,也損失近半。
原本那些披掛重甲的精銳武士在巷戰中是無可阻擋的殺戮機器,結果卻被王子錯誤的投入到並不適合他們的空闊戰場上,先是不得不以自己的性命阻擋騎兵的衝擊,緊接著又不得不麵對諾裏克人的強弓利箭,白白折損戰力,卻沒能取得應有的戰果。
這樣一來,盡管另外兩名王子仍舊保有戰力,這位天才的謀略家卻已經喪失了作為主導者的本錢了。
想來想去,四王子都知道這樣繼續下去,自己就喪失了問鼎蘇丹大位的機會——再怎麼謀略過人,沒有足夠的實力,也施展不開。想來想去,四王子決定還是需要先想辦法增強自己的實力——自然而然的,他就把主意打到了阿布丹傑的人馬上。
這樣,四王子就率領軍隊撤進樹林深處,之後毫不猶豫的撤離了對峙的戰場。
三支軍隊互相製衡,而現在少了一支,另外兩支軍隊自然就沒有必要繼續對峙下去。
在繼續對峙了兩天後,二王子也率隊謹慎的離開,而紮希達則做出得勝者的姿態,耀武揚威的送了自己的弟弟一程,卻始終沒能下定決心一舉消滅自己的弟弟——畢竟,還有一個弟弟已經先行離開——那個狡猾的家夥萬一沒有走遠……
伴隨著這樣患得患失的考慮,紮希達將兩個實力都不如自己的弟弟放走,重金犒賞了作戰有功的亞曆克斯和加拉卡,好言安撫了投靠他的波達人和馬賊們,召集了部屬,開始商量如何快速有效一勞永逸的解決他的弟弟們。
盡管紮希達說得簡單,所有人卻都知道,這事做起來絕不簡單——除了愚蠢的阿布丹傑之外,剩餘的三位王子每人都擁有數以萬計的戰士,即便是衛隊也有四五百人,無論是正麵作戰還是刺客暗殺,都難如登天。
這時候,就有部屬提出了老蘇丹的遺命——隻要能夠殺死克裏格,就能夠完成老蘇丹的遺囑,從而獲得那名眼下掌管著帝國大部分軍力和權柄的“忠犬”的支持——有了他的支持,成為蘇丹自然就再無阻礙。
但這個提議基本也和沒說一樣——如果紮希達能夠殺死克裏格達成老蘇丹的遺命,那也就不必起兵和自己的弟弟們作戰了。
而且,換個角度看,即便紮希達有能力盡起大軍,強奪特拉波要塞,殺死克裏格,他也不能那麼做——萬一在他即將成功的時候,他那兩個親愛的弟弟在背後捅他一刀,他可就冤死了。
這樣,既然不能通過完成老蘇丹的遺命來勝過另外兩個弟弟,紮希達就還是隻能通過消滅另外三個競爭者的手段來奪得蘇丹的位置。而接下來,增強實力就是勢在必行的了——最好的情況是,通過拉攏那些能夠被拉攏的人,使得他的力量可以輕鬆的同時對抗兩個弟弟。
這種說法被提出之後,一群人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可拉攏的勢力來——眼下,仍舊保持中立的,不是特別強勢的大部族,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高級將領——這些人在權勢上已經很難更進一步,而且自身所掌握的勢力又使得他們即便麵對蘇丹也可以安之若素,無論怎麼考慮,都不會在勝負分出來之前貿然下注。
而剩下的那些可以被拉攏的勢力,又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被五個王子瓜分完畢。在三王子兵敗被殺之後,他的仆從作鳥獸散,便分別被三個王子威逼利誘全部收納——此時,除了嚴守中立的大勢力和四個王子的集團之外,已經再沒有別的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