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血染的會談(1 / 2)

在真神之劍的強勢介入之下,三名王子之間的戰爭很快平息了。

盡管幾位王子對於真神之劍的介入是否是大祭祀的意思感到懷疑,但誰也沒蠢到去詢問大祭祀的地步。

停止了戰爭之後,仍舊要就蘇丹之位做出一個最終的結果——這時候,真神之劍所提出的競爭的方案就得到了三名王子的一致認同。

對於紮希達而言,在所有三個兄弟中他的實力雖然是最雄厚的,卻也不足以一舉消滅另外兩個弟弟。而曠日持久的戰爭也使他背負了極大的經濟壓力。如果進行這種公平競爭,在排除了兩個弟弟的幹擾後,他有信心集中全部兵力強奪特拉波要塞,殺死克裏格——盡管上一次攻擊特拉波要塞無功而返,但在和部屬認真研究過情況後,紮希達相信,這座諾裏克帝國東方最大要塞,還是可以攻克的。

而對於另外兩位王子來說,實力略弱的他們盡管能夠和自己的大哥抗衡,但想要抓住機會趁另外兩個兄弟拚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坐收漁利,卻實在不是什麼保險的事情。至於殺死克裏格,雖然一樣很困難,卻未必全無機會——紮希達本能的想要通過戰爭解決問題,但是更加聰明的王子顯然有更加聰明的辦法。

如果不是持劍者提醒,三位王子幾乎忘記了,在遙遠的東方被稱為波達的地方,還有他們的小弟弟,也同樣具有問鼎蘇丹大位的權利。

盡管滿心的不情願,三位王子還是分別派遣使節詢問阿布丹傑是否願意參加這場競爭——使他們大感意外的是,這一次,阿布丹傑王子卻並沒有拒絕,爽快的接受了三個哥哥的“邀請”——這樣,三個人的比賽就變成了四個人的比賽。

大的方案確定下來之後,細節卻仍舊有待商榷——比如,四位王子中哪一位最先行動;再比如,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行動時間;又或者,是以殺死克裏格為準,還是以把他的頭顱帶回來為準——這些細節的條件,若是不被提及,則並沒有人在意,但一旦這些條件被提出來,三位王子便紛紛提出對各自有利的約束條件來,而且絲毫不想讓步。

這樣在三位王子的軍營裏輾轉周旋了幾圈之後,連持劍者也不耐煩起來,便提出要四位王子聚到一起,一次將這事商議個章程出來——三位王子因為都是在對著持劍者談自己的條件,並不知道其它人的條件裏哪些是可以讓步的哪些是不能容忍的,便都有些漫天要價的味道——這等事情,卻非得麵對麵的談個詳細不可。

出於安全的考慮,持劍者便提出在三位王子軍營外的地方由真神之劍建立一座營盤並負責防衛。而三四王子則各自率領一千名騎兵到營盤外駐紮,但是隻能帶十名護衛進入營盤。而護衛們所能攜帶的武器,僅限於對重甲效果不好的馬刀寶劍,並不允許攜帶弓弩、錘斧。

同時,為了確保王子們的協議有足夠的約束力,持劍者還建議請迪拉傑爾來擔任見證人——作為大金印的持有者,這條忠犬至今仍舊牢牢的把握著帝國超過半數的軍隊和土地——為這件事做見證人,他是足夠份量的。

在慎重的考慮了持劍者的提議後,三位王子都認為這確實是盡快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便同意了這個提議。

這樣,五百名真神之劍便開始為會談做準備。搭建營壘這些事情,自然是不必尊貴的武士們來做的,自有勤快的奴仆們完成。而全副武裝的戰士們則迅速的接管了營壘,並全麵負責防衛工作。

事關帝國未來的主宰,武士們便格外小心,將所有人分十隊,分別在不同區域裏輪換執守。

到了約定的這天早上,真神之劍裏負責執守的騎士們便看到遠處有馬隊靠近。

四名王子分別由四個方向率領著馬隊靠近營盤,之後在一個安全的距離上停下來。在互相派出信使通報和確認了情況之後,王子們才帶著隨從走近營盤。

檢查過隨從們所攜帶的武器,衛士們便紛紛放行——紮希達所帶的衛隊皆帶了大盾牌和長槍,二王子的衛士帶的則是華貴的寶劍,四王子的衛兵所帶的武器有些雜亂,即有馬刀,也有寶劍,還有幾柄劍居然沒有護手,最小的王子阿布丹傑竟連衛兵也沒帶——無論如何,他們到是都很老實的遵守了先前的約定,並沒有帶弓弩錘斧。

得到放行後,王子們便各自帶了自己的衛隊順著營盤裏的道路一路穿過密密麻麻的帷幔,徑直走到中心的小廣場上。

小廣場上,一座巨大而潔白的氈房矗立其中,格外耀眼。在真神之劍的引導下,王子們便紛紛帶著衛兵們走進了氈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