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教國全麵戰爭(1 / 2)

被烏爾果人安全撤走後,多斯人便開始謀劃著反攻烏爾果的計劃。然而,這個計劃卻並沒有能夠得到三家聯軍的支持——因為克黑蘇人的事情,琴紮人和薩馬提斯人南方多出了一個新的威脅,急於將軍隊撤回去防止克黑蘇人的行動,而桑格爾人東部十二部卻還不知道北方十二部的危機已經解除,也急於撤出軍隊去援助北方十二部——這樣,孤掌難鳴的多斯人便隻能壓下內心的憤怒,將各部四散回原本的地界,休養生息以待來年。

至於烏爾果人,因為棄民在背後狠狠的捅了他們一刀,暫時也不得不回到他們原本的土地裏,謀劃著新的行動。

而真正使克裏格感到擔憂的,則是北海人在北海的失利——在事後,諾裏克帝國情報部門在將整個帝國周邊的所有國家、民族的動向彙總起來之後,才發覺西部教國趁著帝國忙於對抗迪德人和薩魯人的時候,布下了一個多麼龐大的棋局。

就在克黑蘇人策反了聖堂武士,幾乎屠滅了格羅格王室全部成員,控製了格羅格王國大部分小的家族勢力的同時,埃莫森人和烏爾果人三路出兵,對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桑格爾人和多斯人形成掃蕩之勢。

同樣的,在帝國的東部軍區,借助軍區司令是個異族異教者的事情,教廷還策劃了一起以奪取整個東部軍區為目的的叛亂——盡管直到現在,帝國情報部門也不曾拿到半點證據,證明這起叛亂和教廷有關,但是考慮到全局情況和叛亂的特點,即便這場叛亂不是由教廷人員直接煽動的,他們也絕脫不了幹係。

然而,真正讓克裏格心焦的,還是北海人在北海上的失利。

教廷在卡斯蒂利亞地方上剿滅了最後一個信奉異教的王國,使卡斯蒂利亞人統一在同一個君王的旗幟下,又聯合了那些被波爾人驅逐的艾米勒人,將波爾人徹底從卡斯蒂利亞驅逐出去。

這之後,卡斯蒂利亞王便將自己的全部海軍,統合了一些海盜,集結了一支大軍,從大西海一路北上,經過了皮克特海峽,進入了北海,前去和北海人交戰。

知道了這一路海軍的進犯後,黑龍王便集結了全部的北海戰艦,在皮克特海峽以東的海域和卡斯蒂利亞人一場血戰。

照情報部門的說法,那一日結束後,整個海麵上都是散碎的船板和掠食的鯊魚。盡管到頭來一艘卡斯蒂利亞人的戰船也沒能撤離,但北海人的戰艦也損失近半,怕是不再有壓製整個北海的實力——這就意味著,等北陸人、皮克特人、薩德森人、弗洛德人等諸多民族造好了艦隊,北海人就又要麵臨被圍攻而滅族的危機。

盡管北海人已經開始加緊製造船隻,訓練人員,卻仍有捉襟見肘之感——畢竟,和桑格爾人一樣,北海人的人口始終是個硬傷——即便北海武士再怎麼驍勇善戰,也終究不能以一敵百,麵對北海沿海諸民族的聯手進攻,怎樣也不可能取勝。

因為北海人是克裏格的諸多異族同盟中極重要的一支,克裏格自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北海人給人滅了。然而無論是桑格爾人、多斯人、薩馬提斯人還是格羅格人以及特羅布人,都是些陸地民族,對於海戰一無所知的。盡管在特拉波要塞的港口裏也造了些戰艦,卻終究還沒造好,更沒有合適的水兵。

當下,克裏格也不避諱,便和提圖斯商議起北海的戰事來。因為知道聯合貿易艦隊的事情,提圖斯對於克裏格格外關心北海戰事也不意外,但對於使北海人獲勝卻沒什麼想法——畢竟,謀略是在處於劣勢時使用的,卻不是在處於毫無反抗可能的時候用的。

按理說,圍攻北海人的勢力還要多些。但既然桑格爾人和多斯人已經分別擊退了烏爾果人,而棄民們又反叛了烏爾果人,一旦棄民和多斯人聯合起來,桑格爾人再爭氣些,烏爾果人便隻得暫且退出圍攻北海人的陣列——這樣北海人的壓力多少便減輕了些。

但除此之外,北陸人三國、皮克特人、薩德森人、弗洛德人,這些民族雖然未必都受西部教國的指使,但都和北海人是世仇,且暫時又無大的戰事,想要使他們退出圍攻北海人的陣列,卻不大可能——這樣一來,無論如何北海人都要麵對五倍於己的敵人,完全看不出勝機……

聽了提圖斯的分析,克裏格也犯了難——北海人在關鍵時刻出兵援助他,到了北海人危急的時刻他總不能什麼動靜也沒有。盡管說打敗了烏爾果人已經算是幫了北海人一個大忙,但對於解決北海人的問題卻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