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桑格爾三十六部諸家族分別立約之後,克裏格便離了鷹神山,坐船回到特拉波要塞——盡管桑格爾人這邊的事情已經約定,而且也已經以克裏格的名義向北海人、多斯人和棄民們發出了邀請,但若是大戰時克裏格自己的部子並不出現在戰場上,總是難以服眾。
盡管眼下三十六部已經顯出以克裏格為首的架勢,但大家心裏都清楚,若非二十萬聖戰軍的壓力,三十六部裏怕是難免有些部子並不願意服從克裏格的指揮。而眼下,想要鞏固克裏格在桑格爾人裏的地位,便非得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做出些成績不可——而除了亞曆克斯所率領的由外族人組成的軍團之外,克裏格部的漢子們的表現也必不可少。
這樣,在將親筆信交給薩滿們使他們迅速將自己的邀請傳給各族盟友之後,克裏格便又隨著南方諸部的人一起離開鷹神山,到了南方的港口,再乘了來時的船隻,回到了特拉波要塞。
然而,等到克裏格回到特拉波要塞時,卻被要塞裏的多出來的客人嚇了一跳。
克裏格雖然名義上是諾裏克帝國東部軍區司令,位高權重,卻因為是個異族,又懶得摻合諾裏克人的政治權謀,在帝國裏有交往的人就少得可憐,平時除了提圖斯外絕少和人走動,自然不會有什麼客人。然而這一次,登門拜訪的卻一下就來了一千多號。
看著那些裝備精良體格魁梧的北陸人,克裏格不由得皺起眉頭——盡管哈康笑著說是因為眼下帝國周邊沒什麼戰事所以出來逛逛,但桑格爾人可不相信帝國皇帝會將他手頭最好用的劊子手放出來。更何況,克裏格並沒有見到他的老朋友阿裏克。
疑惑歸疑惑,客人上門總不能趕走,而且阿裏克也算是克裏格在帝國裏為數不多的朋友,桑格爾人自然沒理由怠慢了客人。當天晚上,克裏格便在主堡裏宴請哈康和他麾下的頭領們,而剩下的那些賣命團裏的老戰士們也都得到了額外的酒肉供給作為對客人們的款待。
盡管克裏格明白說了款待所有哈康的頭領們,但到了晚上,真正和哈康前來赴宴的卻隻有四個人。這四名武士都和哈康差不多年紀,一副見慣了生死的模樣,入了席後也是大大方方的謝過主人後便全不拘束的吃喝起來。
經了哈康的解說,克裏格才知道這四個人都是最早的時候便和哈康一同出生入死的老弟兄,也是賣命團裏資曆威望最老的幾個。其中兩個是哈康還小的時候和哈康一起玩大的好兄弟,另外兩個則是哈康剛開始組織賣命團時便加入的老人。
聽了哈康解說,克裏格少不得又和這幾個老資曆分別喝了些酒水。
談笑間,克裏格便打聽起帝國在南方的戰爭來——盡管眼下現學習明顯來不及,但多知道些總是好的。
宴席裏作陪的都是些武士,對征戰殺伐的事情自然大有興趣。哈康等五人也不矯情,便細細說了起來——賣命團在帝國裏也算精幹力量,自然並不經常出動,所以戰事的經過卻多半是這些人聽說而非親見。
對於諾裏克人的曆史,克裏格本就不怎麼關心,即便有所學習,知道的也無非是諾裏克人打敗了一個民族,占了一片土地;又打敗了一個民族,又占了一片土地——至於那些被打敗而臣服或被驅逐的民族,克裏格到是全不了解。而此時,讓幾個見多識廣的老兵借著酒勁當故事一說,桑格爾人對帝國東南邊境這些事情才算有了個大略的了解。
不消說,薩多裏軍區和諾莫軍區原本都不是帝國的領土——薩多裏軍區原本是薩督卡人的土地,而諾莫軍區則是薩耶人的土地。
原本的薩督卡人,占據著薩督卡河兩岸一直到埃瑟海南岸的廣袤土地並建立了原始的國家——極盛時的薩督卡人共有上薩督卡五邦下薩督卡九邦一共十四個邦國,並打得薩耶人幾乎丟掉了半個薩耶平原。
然而等到諾裏克人來了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首先向諾裏克人求助的薩耶人在諾裏克人的援助下順利反攻,不但奪回了失地更一路逆推奪取了下薩督卡地區,將原本的十四邦滅得隻剩了上薩督卡五邦。
緊接著,因為對戰利品分配的問題無法達成一致,得意忘形的薩耶人率先背棄盟約拉攏薩督卡戰俘攻擊諾裏克人,結果卻因為薩督卡人的反水而招致滅國的境地。然而那些為了自由而臨陣倒戈的薩督卡人也沒能贏得他們所期望的自由,反而在不斷的戰爭中被削弱了實力,等到沒有反抗的能力後就被全部賣為奴隸,大多數悲慘的在礦坑裏死掉了,少數人遇到了不那麼惡毒的莊園主才算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