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靜意固誌,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內實堅,則莫當;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如其天。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鎰稱銖。故動者必隨,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審於唱和,以間見間,動變明而威可分也。將欲動變,必先養誌以視間。知其固實者,自養也。讓己者,養人也。故神存兵亡,乃為知形勢。
------------------------------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散勢法鷙鳥
散勢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間而動。威肅內盛,推間而行之,則勢散。夫散勢者,心虛誌溢;意衰威失,精神不專,其言外而多變。
故觀其誌意,為度數,乃以揣說圖事,盡圓方,齊短長。無間則不散勢者,待間而動,動而勢分矣。故善思間者,必內精五氣,外視虛實,動而不失分散之實。動則隨其誌意,知其計謀。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勢敗者,不可神肅察也。
------------------------------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轉圖法猛獸
轉圓者,無窮之計也。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以變論萬類,說意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類不同。故聖人懷此,用轉圓而求?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轉圓法猛獸
轉圓者,無窮之計也。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以變論萬類,說意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類不同。故聖人懷此,用轉圓而求其合。故與造化者為始,動作無不包大道,以觀神明之域。
天地無極,人事無窮,各以成其類;見其計謀,必知其吉凶成敗之所終。轉圓者,或轉而吉,或轉而凶,聖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轉圓而從方。圓者,所以合語;方者,所以錯事。轉化者,所以觀計謀;接物者,所以觀進退之意。皆見其會,乃為要結以接其說也。
------------------------------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損悅法靈蓍
損悅者,機危之決也。事有適然,物有成敗,機危之動,不可不察。
故聖人以無為待有德,言察辭,合於事。悅者,知之也。損者,行之也。損之說之,物有不可者,聖人不為之辭。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辭不煩而心不虛,誌不亂而意不邪。當其難易,而後為之謀;因自然之道以為實。圓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謂大功。益之損之,皆為之辭。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悅威,其機危乃為之決。故善損悅者,誓若決水於千仞之堤,轉圓石於萬仞之穀。而能行此者,形勢不得不然也。
【注釋】 說:悅。悅,喜悅;本文引伸為增益,增益言辭或事物能使人喜悅。
===========================================================
黃帝陰符經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 乎手,萬物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鬥轉星移;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 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練,謂之聖人。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也。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不能見,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天之無恩而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至樂性餘,至靜則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製在氣。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於害,害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