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
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關係是微妙的,有的看似疏遠,實際親密;有的看似親密,實際疏遠;
就之不用,去之反求;
有的留任在身邊卻不使用他,有的離去之後才會意識到他存在的價值再去把他請回來。
日進前而不禦,
有的天天都能見到領導卻不被信任與重用;
遙聞聲而相思。
有的離得距離遠一些卻相互牽掛思念。
事皆有內楗,素結本始。
這些現象與問題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凡是事物都有內在的關聯,看似表麵的現象都有內部的規律,任何事物的結局都注定在它的開始與過程中。
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邑。
人們的結交大致以下幾種:
一是因誌同道合關係而緊密;
二是因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結,結成利益集團。
三是因錢物等物質利益糾結而緊密;
四是因接受了他人的好處,必須孝忠回報帶給自己好處的人,因此關係而緊密。
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
要掌握進退榮轉的訣竅,這訣竅就是抓住領導者的愛好,隻要抓住了就可以隨心所欲,無論是做官還是退隱,或親近,或疏遠,或有所去,或有所就,或有所求,都能如願。 若蚨母之從子也;要建立緊密的關係,如同土蜘蛛嗬護小蜘蛛一樣。出無間,入無朕。這種關係緊密到什麼什麼程度呢?在出與入的交往中沒有間隙和縫隙。
獨往獨來,莫之能止。
在交往中思想自由交流,行為無拘無束,活動自由沒有阻礙;誰也不能阻止挑撥他們的關係。
內者,進說辭也。楗者,楗所謀也。
作為國家公務人員,一方麵要向領導提出合理化建議;另一方麵就是要完成崗位職責。也就是既要體現智慧,又要賣力氣,輔助領導者建功立業。
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
究其原因,與領導相距很遠卻被親近的人,是因為能與領導者德性相近,心意相合;所謂鯰魚找鯰魚,嘎牙子找嘎牙子。
近而疏者,誌不合也。
距離領導很近卻被疏遠的人,是因為與領導者誌向、誌趣不一;
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
在職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為他們出的主意沒有可操作性取不到實際效果;
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
離去再被反求的人,是因為他們確實勝任別人所不能做到的,他的主張被變化著的現實證明可行;
曰進前而不禦者,施不合也;
每天都出入領導麵前,卻不被信任重用的人,是因為他們自以為聰明,完成交辦事情實際措
施不力做不成事;
遙聞聲而相思者,合於謀待決事也。
距領導遙遠卻被想念的人,是因為他的主張正與決策者不謀而合,組織上正需要這樣的人去完成領導者決斷的大事。
故曰:“不見其類而為之者見逆,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
所以說,在沒有看清領導者是什麼類型的領導之前就去遊說建議的人,定會事與願違,在不掌握實際的情況下就去遊說主張,定然沒有好結果。
得其情,乃製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開。
隻有了解情況,依據實際確定方法,有針對性的製定策略,隻有這樣,就可以做到遊刃有餘。真正得知了對方的真實情況有針對性的製定策略,如此這般,就可以做到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