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實現人生的價值(3)(1 / 3)

與其它時候相比,人在高峰體驗時更覺得他自己在他的活動和感知中是負責的、主動的,是創造的中心。他覺得他自己更像一個原動力,更能自我決定而不是被引起的、被決定的、無助的、依賴的、被動的、軟弱的、受擺布的。他覺得自己是自己的老板,是完全負責的,是完全隨意的,是自己命運的主人。他覺得自己比其它時候有更多的“自由意誌”。

在旁觀者看來,他也是同樣的情況。例如,他變得果斷了,看起來更強有力,更專心致誌,更善於嘲弄或壓倒對立麵,更堅定地確信自己,能給別人留下這種印象——企圖阻止他是徒勞的。而且,他似乎絲毫不懷疑他自己的價值,不懷疑他做自己決定的事情的能力。對於旁觀者來說,他顯得更值得信賴,更可靠,是一個更有利的打賭對象。在治療中,在成長中,在教育中,在婚姻生活中,發現這個偉大的時刻——變得負責的時刻——一般是可能的。

在高峰體驗時,他擺脫了價值感、自我承認、自愛、自尊的消極方麵——阻礙、抑製、謹慎、畏懼、懷疑、控製、保留、自我批評。這個特點不但是主觀現象,也是客觀現象,而且可以進一步從主客觀兩個方麵描述。當然,這個特點不過是已經列出的特點和下麵將要列出的那些特點的不同“側麵”。

雖然,這些事件原則上是可檢驗的,因為這些事件在客觀上是力量和力量的搏鬥,而不是力量和力量的協作。

行動是更自發的、更表現的、更單純的(坦率的、天真的、誠實的、耿直的、真摯的、赤子般的、不矯柔造作的、不設防的、無抵禦的),更自然的(簡單的、從容的、不猶豫的、樸素的、篤實的、真誠的、在特定意義上原始的、直接的),更無控製和自由流露的(自動的、衝動的、反射式的、“本能的”、無拘束的、無自我意識的、無思想的、無意識的)。

真正同一性的這個側麵是如此重要,有如此多的折光色彩,要描繪和傳達它是如此困難,在下述不完全同義的詞中有重疊的意義:非故意的,自願的,自由的,非強迫的,不加思量的,不審慎的,魯莽的,無保留的,無抑製的,自我泄露的,坦白的,不掩飾的,開放的,不假裝的,不虛構的,直截了當的,無邪的,非人工的,無焦慮的,信賴的。在這裏暫不談“良知”、直覺、存在認知問題。

在特定的意義上,他是更有“創造性的”。由於有更大自信且無懷疑,他的認知和行為就能夠以不幹預的方式、道教的方式,或以格式塔心理學描述過的靈活方式,按照它內在的、“顯露出來的”條件(而不是根據自我中心、自我意識的條件),按照任務、責任(弗蘭克語)或由工作自身性質提出的條件,把自身塑造成有問題的或無問題的狀態。因此,他的認知和行為是更即興的、即席演奏的、臨時的、更不是由什麼事物引起的,是更突然的、新奇的、新鮮的、不陳舊的、不圓滑的、非出於教導的、非習慣性的。它也是較少準備的、較少規則的、較少設計的、較少預謀的、較少練習的、較少預想的。因此,這些認知和行為都是相對非尋求的、無欲念的、非需要的、無目的的、非追求的、“無動機的”、或無驅力的,因為這些認知和行為是自然發生的,是新創造的,而不由以前引起的。

從另一種角度考慮,所有這一切還能夠描述為極端的惟一性、個體性或特異性。如果說所有人大體上都是彼此不同的,那麼,在高峰體驗時,他們有了更純粹的差別。如果說,人們在許多方麵(在他們的角色上)是可以替換的,那麼在高峰體驗時角色就消失了,人們變得極少有互換性了。無論“獨特的自我”意味著什麼,以及它的起因是什麼,反正它在高峰體驗時總是更為獨特的。

從各種意義上來講,個人在高峰體驗時,最有此時此地感,最能擺脫過去和未來,最全神貫注於體驗。例如,這時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能傾聽。由於他這時最少成規和預期,所以他能夠完全傾聽,而沒有被拖入以過去的情況為基礎的預期(過去情況不可能和現在情況完全一樣),也沒有被拖入以規劃將來為基礎的憂慮,這樣就意味著,隻是把當前作為達到未來的手段,而不是把現在本身作為目的。而且,由於他這時超越了欲望,所以,他也無需依據畏懼、怨恨或希望形成任何生活的成規。另外,他也不需要憑借比較此時此地有什麼東西和沒有什麼東西,才能做出評價。

高峰體驗時刻的人,成為一個更純粹精神的而較少世故的人。也就是說,在高峰體驗時,他的改變更多的是由內在精神的法規決定,而不是被非精神的現實法則決定。這聽起來似乎是矛盾的或者是荒謬的,然而並不矛盾。而且,即使是矛盾的也會得到公認,因為這具有某種意義。在既不幹預自我也不幹預“其他”的時候,對於“其他”的存在認知最有可能;尊重並熱愛自我和尊重並熱愛“其他”,二者相互容許、相互支持和相互加強。我之所以能夠最好地掌握非自我,靠的是非掌握,也就是依靠讓它成為它自己,任其自然,允許它按著它自己的、而不是按照我們的規律生存。正如我們成為最純粹的我們自身的時候,我們就從非我們中解放了我們自己,拒絕讓它控製我們,拒絕按照它的規律生活,堅決要求按著我們內在的規律生活一樣。這種情況產生的結果是,精神內(我們)和精神外(其他)就不再是極端不同,肯定不再是真正對抗性的了。另外,也產生了這樣的結果,即兩套法則都變成令人快樂和感興趣的了,甚至它們二者能夠整合或溶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