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愛自己,在心中種一棵忘憂草(1)(1 / 3)

第一節 女人也有選擇的權利

冰心說過:“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路點綴得花香彌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揮,不覺得悲涼。”人在這一生中,難免幾多曲折幾多跌倒,顛沛流離兜兜轉轉之下,無助有時,彷徨有時。但是請為自己種上一株忘憂草,聞著花香繼續快樂前行。請記得,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即是完美。

20幾歲的女人,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社會人,也正在成長。在這之前,也許你是個乖巧的孩子,父母為你安排好一切,給你指導和勸慰。20幾歲之後,你該學會自己做主,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夢琪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女人,由於父親經營不善,家裏欠下了很多的債務。父母擔心她考上大學之後會成為家裏的沉重負擔,所以希望她上了高中之後能夠早日工作還債。但是她卻堅持要上大學,並靠著學校的貧困補助金、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的錢維持自己大學的生活。

兩年之後,弟弟也考上了大學。父母勸她休學,並把存下來的學費拿出來給弟弟花用。她卻堅持說,一定要把書念完,不能隨便休學,但她願意把交完學費後剩下的錢給弟弟花。無奈之下,父母隻好四處求人給弟弟交了學費。而她卻被人說成是“狠毒的人”、“隻顧自己的人”。大學畢業後,她進了一家著名的外企。

五年後,她給父母買了房子。父母很驚訝,讓她拿這些錢準備自己的婚禮。她笑道:“你們以為我會連結婚的錢都沒準備好嗎?”原來,除了那筆錢外,她早已為自己準備好了豐厚的嫁妝。從那以後,再也沒人說她自私了,大家都誇她是一個孝順的女兒。

如果夢琪當初不為自己而活,放棄了上大學。那她除了得到幾句誇她善良的好話之外,今後艱辛的底層生活肯定會讓她抱憾終生。

當然,與夢琪情況不同的是,更多的父母是愛自己的孩子勝過了愛自己。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吃苦,他們願意吃更多的苦,甚至為孩子早早地安排好了未來的路。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看完了創新工場總裁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三封信》後,感觸很深。他給李開複寫了一封信:“很小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是長大,長大了做什麼,我當時沒有想過;讀小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麼,我沒有想過;讀初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麼,我沒有想過;讀高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大學,考上大學做什麼,我沒有想過;上大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要出國,出國做什麼,我也沒有想過;現在留學拿到了學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該做些什麼呢?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謝謝你的‘第三封信’,它喚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進取心,它改變了我25年來被動的生活方式。從今天開始,我要積極主動地為自己而生活!”

女人成長法則

20幾歲之後,你該學會自己做主,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你要知道,在這一生中,是你要為你所作的所有決定買單,而不是你父母。

這位中國留學生25歲才想到自己“有選擇的權利”,才知道要為自己而活。這種現象並不奇怪,因為我們的大多數父母都會認為“聽話的才是好孩子”,習慣於把自己的意見灌輸到孩子的大腦裏,習慣於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替孩子設計人生規劃。而孩子們也習慣了聽從父母、老師的安排。

父母的愛是最不忍讓人指責的,因為太過於深情。可是有的愛真的是甜蜜的負擔。父母過多的愛,可能會讓孩子不忍心拒絕而按照他們的意願去做事。但是聽話的孩子可能隻是盲目地聽從意見,卻不見得懂得其中的道理。而父母,也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大,他們的選擇也並非都是對的。

你可以參考父母的建議,但最後的決策應該由你自己去把握。你要知道,在這一生中,是你要為你所作的所有決定買單,而不是你父母。

第二節 揮別舊的才能和新的相逢

在每一段傷感、痛苦的經曆過後,有些人重新整裝出發,有些人就此沉淪。為什麼人們有著這樣的不同,或許差別就在於在“放棄”這一點。你要明白,就像歌裏所唱的,揮別舊的才能和新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