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從老傳統中找創意(1 / 2)

因循守舊是思想的沼澤地,你必須從中走出來,才可能達到成大事。

因循守舊者的典型特征總是認為抱著自己的老觀念不放,不去主動接受新鮮的思維,進行腦力革命。這本身就是思維上的惰性所使。成大事者必須要時刻學會“洗腦”,摒棄因循守舊,創新求變,才會有真正的成功!我們有很多人常抱怨自己腦子太笨,這是因為不開動腦筋,在過去的思維模式中打轉轉。

成大事者的路上,因循守舊是你必須克服的一大障礙。不要指望未來某個不確切的時候“情況將會好轉”,而將就著過日子。如果你不改變因循守舊的習慣,那些轉機將永遠不會有。事物有一個可悲的趨勢,那就是它們永遠不會自我轉變。靠一個精神上的“延期計劃”生活,總是期待和希望,這是無益的,它將永遠不會把你帶到某一個目的地。你可以檢測一下,看是否常常對自己說:

(1)我希望一切都將朝最有利的方麵轉變;

(2)我願自己能在這件或那件事上做些什麼。

你承認正用這些想法在自己周圍建立封鎖線嗎?你意識到“希望”和“祝願”這兩個詞實際上使得你什麼也不幹嗎?坐等不會給你帶來什麼,事實上,你的惰性可能引起了一種情感上的麻痹,使你不能做出一些重要的決定。

要對你自己說:“我已經明白”,並且動手幹起來。除非你去促成事物的轉變,否則,未來的情況將是依然如故。

的確,要幹,就需付出代價和擔當風險,你的努力也可能會遭到失敗;如果你避免幹任何事情,你也可免遭風險和失敗。但是,結果會怎樣呢?你避免可能的失敗,同時也就避免了可能的成功。

要找出你身上因循守舊的原因,可試著問自己;

計劃著一些令人激動的事情,但從來不實行這些計劃嗎?例如去休假,或者觀光旅遊等。

拒絕做任何對自己也許是一種挑戰的事情嗎?例如控製飲食,戒煙,或者選修一門大學的課程。

過多地依賴自己的朋友嗎?過於沉湎已厭倦的職業嗎?過於依靠那些對自己厭煩的親戚嗎?或者過於留戀那已不再令人滿意的住房嗎?

一旦麵臨困難的任務或者某個將使自己處於危險境地的場合時,便立即變得憂心忡忡嗎?

推遲做那些費力的或令人厭煩的事情嗎?如清掃房間,修車,修剪草坪,或者寫信。

有這麼一些人,他們要做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致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周而複始地忙這忙那,整天被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拖累著,使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你認為自己可能是屬於這類人,那麼你可以問自己下列問題:

(1)因為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推托自己親愛的人們的要求嗎?

(2)由於首先必須照顧別人或者自己的職業而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嗎?

(3)總是忙得沒有一點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嗎?

(4)因為家裏或者辦公室裏有那麼多活兒要幹,以至於放棄了一個休假、一場電影或戲劇演出嗎?

認真地考慮這些問題,你將很容易地確診出自己因循的根源所在。從根本上說來,因循就是害怕擔當風險。當你對那些熟悉的然而也是有害的信號作出反應時,你至少能夠心安理得地(或者是不怎麼舒服地)維持現狀。因循守舊確實稱得上是生活的防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