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喬交給大眼的佛牌是斷裂後又用膠水粘上的,在拚接的部分有血絲滲出,讓原本發光的佛像變得更加詭異。
當老喬走後,在大眼的指揮下,我和他抬著辦公室的茶幾到了店裏設置的供奉間。
供奉間就是專門供奉鬼神的房間。
店裏供奉間在二樓,裏麵供奉的是道教的祖天師張陵。供奉間平時不讓外人進,隻有初一,十五大眼才會進去上香祭拜。我也隻是在剛布置供奉間時進去過幾次。
房間不大,隻有十幾個平方,布置也很簡單,白牆白頂沒有任何多餘的家居擺設。在東牆下麵擺著張紅木桌子,桌子上供奉著一尊四十多公分高的天師張陵像。
天師像兩邊是一句詩:左邊寫著:六甲靈飛驅虎豹;右邊寫著:五辛珍脯擘麒麟。天師像前麵是一個裝滿香灰的陶瓷香爐,和三個放置貢品的碟子。
大眼從櫃子下麵拿出一個足球般大小的封口香爐,封口香爐也叫熏香爐,除了寺廟在茶館裏也會經常見到。
大眼把封口香爐的蓋子打開,將老喬的“小鋤頭”佛牌放進去,然後又把陶瓷香爐裏的香灰倒進去一半把佛牌蓋住,說:“供奉天師像的香灰具有陽性和靈性,可以祛除煞氣,有效化解惡靈身上的怨氣。”
用香灰驅邪在民間很常見,因為香灰具有的陽性,可以使某一處的陽氣上升,之後化為土的五行,也有用火灰驅邪,晚上撒灰,白天查看有什麼邪物光顧了等等。
把封口香爐放在茶幾上,大眼又取出盤香點燃,放了進去封口香爐裏。
聞到香味,我不由的皺眉,問:“盤香是什麼材料製成的?”
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香的品種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就是竹立香,也就是最普通的,最常見的那種,在家裏或者寺院裏燒香拜佛用的。香種類分從味道及材料分,有沉香、檀香、香水香;從形狀及用途分,可分為竹立香、盤香、臥香、香錐、無煙香等。使用的香木粉有:沉香、薰陸、白檀、青木、丁香等。
封口香爐裏放的盤香也稱環香,全是由香粉製成的。由於點燃時間長短不同分為2小時、4小時、12小時、24小時、一星期等規格,古時念經、修行、修身養性之人首選之香;由於盤香燃燒衛生、方便、時間準確、香灰不易回散,所以盤香是現代居家生活清新室內空氣、殺菌、除異味的理想選擇。
可是此時香爐裏盤香發出的氣味,卻有一股異味,不像是香粉的氣味。
大眼說:“主要成分是沉香,其中還加了銀杏木和葫蘆。銀杏樹是夜間開花,通常人看不見,所以暗藏神秘力量,加到香裏相當於符印的作用,葫蘆多籽,在風水學中葫蘆是能驅邪的植物。在香裏加上這兩種植物,可以壓製邪氣。”
“這種香你是什麼時候準備的?”
大眼自得的說:“一直都有。之前我們驅邪馭鬼所用的香我都針對性的加了不同的輔料,隻不過你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