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出殯(1 / 2)

鄧飛沒將車開進村裏,而是在村口位置找了塊空地停下。

下了車我立刻感受到了山裏氣候的陰涼,讓我覺得像是從夏天一下到了秋天。

鄧飛深吸著涼氣對我說:“娘的,沒想到山裏氣溫這麼低,早知道多穿件衣服。”

我說:“我們進村吧。”

茂陵村雖然地處偏僻,但並不是貧困村,相反,村子裏大部分都是二層甚至是三層小樓,可以看出來,村民們的生活條件還是不錯的。

剛進村,我們就聽到了熱鬧的喧囂聲,偶爾還能聽到笑聲,像是村裏正在過盛大的節日一樣。但七月十五號除了是鬼節外,我想不出還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鬼節是祭奠已故逝者的,可村子裏這麼高興,顯然有些不正常了。

我和鄧飛往村裏走了一段距離,到了村中央的一個空場子那裏,而這裏,則是熱鬧的中心區域。

鄧飛摘下了警帽,摸了摸自己的頭,然後咽了口唾沫,自言自語道:“他們這是在幹啥?”

此時,我已經看出了實質,說:“出殯。”

穿著白色孝服的人群,吹著嗩呐的樂隊,敲著鑼,打著鼓,附近還有一大圈看熱鬧的村民,一些小孩還在其中不停地跑來跑去!

典型的農村喪事排場。

“又死人了?”鄧飛皺了皺眉,

之前網上沸沸揚揚的“鬼夫殺人案”就發生在這個村子,而眼下,似乎事情又出現了新情況,或者說,這個村子怎麼這麼倒黴,接二連三地死人。

我沒有說話,而是站在路邊掏出煙點上,遠距離的觀察。

農村出殯,正常情況下,絕對不會安排在晚上。晚上出殯的事,我以前也遇到過一次,那還是去年我和大眼去找鬼七時,當時出殯的隊伍是鬼魂,眼前出殯的隊伍是什麼,在沒搞清楚前,我必須要謹慎點。

見情況不妙,那就隻有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了!

農村辦喪事,有著大同小異的流程,流水席也是必不可少,正常情況下,來來去去的客人除了孩子,或多或少臉上都得帶著點悲傷,當然,你也可以不悲傷,但絕對不能喜笑顏開。

可我看到的情況卻是,好幾個地方有漢子站在那裏聊著天打著哈哈,也有些女人聚在一起談笑風生,

這情景,不像是在出殯,倒像是在迎親。

難道是喜喪?

古代的喜喪一般是要滿足三個條件:簡單的說就是,全福,全壽,全終。

全福是指,生前自家門內人丁興旺,形成一大家族。本身是大家族的家長,甚至已被尊為祖者;

全壽是指,亡人滿八九十歲,甚至突破百歲大關,最低也須超過“古稀”之年。年紀越大、越老,越符合“喜喪”的條件,也被稱作老喜喪。

全終也被稱為善終,意為圓圓滿滿地結束了一生。古代民間認為,死者生前積德行善,廣做功德,臨終則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無疾而終”,自然老死。即被視為“喜喪”的根本條件。

如果隻具備上述第一、二兩項條件,但不是正常死亡的,如意外的天災人禍致死,則不能算作“喜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