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為什麼男人會離家(2 / 3)

自從離婚以後,他又漸漸地重新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就象一個生過病的人自己摸索著重新恢複健康那樣。

最具破壞力的一種嘮叨、挑剔方式,是拿一個人去和別人相比。“為什麼你賺不到更多的錢?比爾·史密斯已經被升級兩次了,你才一次而已?15??我哥哥買得起毛皮大衣給他的太太——那當然了,他知道怎麼賺錢呀?15??如果我嫁給赫伯特,我一定可以過得更豪華一點。”這些都是最高明的殺人不見血的方法。

訴苦、抱怨、攀比、輕視、嘲笑、喋喋不休——喜歡嘮叨和挑剔的女人,在這些殘酷的心理行為之中,如果不是專精於其中一種,就是變成兼而有之的全能冠軍了。嘮叨很難學會,一般是從習慣而來,然後它就象麻醉藥一樣,隻要上癮,就再也改不掉。

女孩子在20歲當新娘的時候,如果就成天嘮叨,不知在什麼時候,才能住進象馬丁家那麼好的新房子,那麼等她到了40歲的時候,一定會變成一個無可救藥的、對任何事情都不能滿足的、毫不可愛的抱怨專家。

毫無疑問,嘮叨會拖垮任何進取心。夫妻在婚後的共同生活裏,很少不吵幾次架的。心理健全的人,可以承擔一般的爭執而不會產生情感的裂縫。但是從未停止的、毫不放鬆的長期嘮叨所產生的壓力,常常會拖垮最具進取心的精神。不管一個男人曾經做出什麼大事業,如果他每天晚上回家後碰到的都是那個嘮叨、挑剔的太太,相信他又會從寶座上被拉下來。

維吉尼亞大學的教授沙姆·W·史蒂文博士在一次講演中,呼籲美國的丈夫們,應該享有四種新自由:免於被嘮叨、挑剔的自由,免於被呼喊使喚的自由,免於消化不良的自由,以及可以在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後換上老式的衣服輕輕鬆鬆的自由。

為什麼女人要對她們的丈夫嘮叨不休?理由真不少。

有時候,嘮叨是一種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女人應時常找醫生做健康檢查,以保身體健康,這就象時常檢查我們的汽車能夠使它們維持良好的駕駛狀況那樣。

精神長期疲憊不堪,很可能會轉變成一種嘮叨的傾向。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把這個人的生活安排得更有效率,找出造成疲乏的原因,並且消除它。

“精神受到壓抑或打擊,”心理學家說,“常會造成嘮叨。”姻親問題,性的挫折,愛的失落,內心對生命的不滿——這些典型的打擊,它們常常以嘮叨、埋怨或訴苦的方式發泄出來。分析一個人的心理,找出這些打擊,並且引導它們發泄出來,做一些有關這方麵的事情,是消除它的最好方法。以嘮叨的方式來發泄,隻不過是火上澆油而已。

有時候,甚至法律也把嘮叨當成減輕刑罰的依據。從瑞典斯德哥爾摩發出的一則電訊,曾經報道瑞典國會對謀殺判罪的一個十分使人驚奇的看法——此項修正法案將會把預謀殺人的罪行判成過失殺人,而不是謀殺——如果能夠證明受害人是一個喜歡嘮叨的人。

在佐治亞州的最高法院有這麼一個條文,如果丈夫為了躲避自己妻子的嘮叨而把自己鎖在客房裏,那是無罪的。法庭的說法是,“所羅門王說過:住到閣樓的角落裏,總比在大廳裏受著女人的閑氣要好過多了’。”

一位英國法官批準了一個男人和他那與人私奔的妻子離婚,但是卻把丈夫所要求的賠償金從700英鎊刪減為210英鎊。這位法官解釋說:“由於雙方的不和,妻子對於丈夫的價值,早在一年一年地減低了。”

在紐約的《美國新聞》雜誌上,專欄作家哈·波義耳曾對這個判決批評說:“有哪一位妻子願意法律書籍寫著,她的價值已經因為夫妻失和而一年一年地減低了?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判例。如果養成了這種觀念,也許丈夫們會跑到法院來,說道:‘法官,我要離婚,但請不要叫我負擔那個毫無道理的贍養費。我家那個老婆和我已經長久不和了,她早就不值一個銅板了,我隻要讓她恢複自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