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你不搶,我會給

第一章 給員工高薪時企業成本最低

當你給員工高薪時,表麵上看仿佛增加了企業成本,實際不然。我這些年試過了各種方法,最後發現,高薪是最能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也是企業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摘自《史玉柱:2008年1月15日在<贏在中國>談薪水問題》

背景分析

麵對創業的新一代人群,史玉柱直言不諱地表達了他的高薪低成本的觀點,盡管多數企業家同行不讚成他的觀點,但史玉柱對這一觀點深信不疑。

人才是企業的基石。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人才問題被企業提到了更高的位置。怎樣識別人才、留住人才,是擺在企業家麵前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放走一個人才,不僅事業受損,還有可能為自己增加一個競爭對手,這樣的道理誰都懂,但要想很好地解決人才問題,很難找到一舉多得的方法。

如何讓人才為企業打拚?他們憑什麼會去全力打拚?史玉柱在《贏在中國》做點評時給了一個答案,他說:“當你給員工高薪時,你的企業成本是最低的。哪怕你隻比第一、第二位的高出一點點,效果都會非常明顯!”

對於這種看法,史玉柱分析道:“當你給員工高薪時,表麵上看仿佛增加了企業成本,實際不然。我這些年試過了各種方法,但最後發現,高薪是最能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也是企業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自從珠海巨人集團時代,史玉柱一直實行軍事化管理,後來他漸漸明白一個道理:大多數員工的使命是打工掙錢,養家糊口,雖然軍人有對國家和民族效忠的義務,但員工沒有對老板效忠的義務。

巨人前副總王建回憶道:“20世紀90年代中期,腦黃金戰役第一階段考核結束後,按照製度規定,對完成任務的經理兌現獎金,其中江蘇和浙江分公司的兩名經理個人獎金累計40萬元,相當於當時廣東市場一個月的回款。在集團辦公會議上,麵對獎金問題誰也不作聲了,因為財務幹脆把問題捅開了,若幹個分公司存在回款作假,財務認為不能這麼快發獎金。”

史玉柱被這種局麵難倒了。在士氣與議論之間,在榜樣與製度之間,他必須做出決定。最後,他還是力排眾議,發獎金。當財務懷抱沉甸甸的現金進入表彰大會現場時,會議已經結束,全體員工都在等,連保安都擅自離崗,湧入會場。財務一出現,史玉柱說:“你們看,財務都抱不動了,全場的目光由主席台轉到財務身上,先是寂靜,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這時史玉柱發話了,他說:“能者多得,隻要能為巨人做出貢獻,不拒絕索取,要在巨人內部培養一批富翁。”

這樣的激勵方式,對員工的刺激相當大。在腦白金時期,員工們瘋狂地工作,史玉柱經常會在員工加班的時候動不動就發上幾千元獎金,讓員工驚喜不已。

此外,在腦白金時期,史玉柱在員工待遇方麵的做法是:重點技術人員不受公司級別製度限製,隻要技術能力強,就不怕付出高額報酬。後來,做網遊時,史玉柱將這套模式運用到遊戲團隊中,他說:

“遊戲團隊的薪水我不管,由管理層定,工資是一事一議,開多少錢評估一下,值得就給,不受任何等級限製。中小公司不會這麼舍得付高額報酬,但丁磊我想他也會舍得。陳天橋就沒有這麼大方,當然也相當不錯。不過陳天橋給錢的方式有問題,比如說給期權,人家有意見。做了冤大頭,給了好處下麵還不好好待他。”

史玉柱這樣的做法,會讓研發人員感覺到《征途》網絡給他們的報酬絕對在整個行業居於前列。在《征途》開發過程中,史玉柱出手頗為大方,給整個研發團隊開出了很高的工資。

《征途》網絡某負責人坦承,這個20人的研發團隊在當時的薪水、所占期權與同行業相比是非常高的,相比《征途》網絡後來的其他研發人員而言都要高出許多。

薪酬激勵並非盲目地給員工高薪,能否有效地運用好這一措施,使員工發揮最大的工作效能,才是最關鍵的。史玉柱給《征途》網絡的研發人員高薪,可以很容易地留住重點員工和業務骨幹,這種做法對於高科技公司非常有效。在這個行業,通常80%的業績是由20%的精英完成的,少數骨幹決定了公司的發展。

當然,隻注重少數骨幹而對其他員工不理不問,其他員工會覺得不公平,也會引發矛盾。巨人網絡上市後,在公司內部的慶功宴上,史玉柱宣布了兩個消息,一個是給公司員工每人發一枚金幣,另一個是給公司所有員工加工資,一個也不少。此後,史玉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剛做這家公司的時候,同行們對我們都看不起,到現在,我們已經成為這個行業內市值最大的公司,大家精神上非常開心,然後待遇上,我們給所有的骨幹,所有的研發人員發了期權,上市後他們馬上就可以衡量出來他們期權的價值,我們現在一下子誕生了21個億萬富翁,還有近200個百萬以上的富翁,大家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對於《征途》在線超過百萬的好成績,有記者曾經問史玉柱會製定什麼樣的員工獎勵政策,史玉柱回答道:

“我們每個季度或者每個項目都定了獎罰措施,隻要取得大的成就我們內部一定會有一次發獎金的過程,該獎一定得獎,獎罰分明。所以你剛才說《征途》到152萬,一定會有獎金,我還會請他們喝一頓。如果沒有達到具體的目標該罰也會罰,這就是我們管理的基本原則。所以我們的員工整體的待遇還是非常好的。”

拓展分析

從史玉柱的做法和談話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將薪酬獎勵與內在激勵機製良好地結合起來,就會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盡管薪酬並非激勵員工的唯一手段,也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相對於內在激勵,企業管理者更容易運用薪酬激勵的方法,而且也較容易衡量其使用效果。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在缺乏科學、有效激勵的情況下,人的潛能隻能發揮出20%~30%,科學有效的激勵機製能夠讓員工把另外70%~80%的潛能也發揮出來。所以,企業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勵機製,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

人要生存,要發展,精神是支撐,物質是保障,所以薪酬對於員工來說極為重要。它不僅是員工的一種謀生手段,還能滿足員工的價值感。事實證明,當一個員工處於一個較低的崗位時,他會表現積極,工作努力,一方麵提高自己的崗位績效,另一方麵爭取更高的崗位級別。在這個過程中,他會體會到由晉升和加薪帶來的價值和被尊重的喜悅,從而更加努力工作。

史玉柱向我們證明了,真正發揮好企業薪酬對員工的激勵作用,就可以達到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第二章 員工沒有效忠老板的義務

大多數員工的使命是打工掙錢養家糊口。雖然軍人有對國家和民族的義務但員工沒有對老板效忠的義務。

——摘自《史玉柱:論效忠問題》

背景分析

史玉柱曾經略帶苦澀對媒體說:大家大概覺得我是個壞人。有次,史玉柱半開玩笑地對馬雲說:“我們都是做企業,人們都說馬雲是企業家,談到我就個商人。”

大多數人詬病史玉柱的,其實不外乎絕對控製和集權。一方麵,史玉柱堅持“管得少的才是最好,事情越少越好”的觀點。珠海巨人銷售額達兩三億時,總部300人,“腦白金”十個多億,總部卻隻有11個人。真正有效決策的人,是他的核心團隊成員就行,其他人不必參與決策。不管事實如何,至少外界是給史玉柱如此下定義的。

另一方麵,史玉柱認為,遊戲策劃這塊的人,對於工資的敏感程度要高得多。即便從陳天橋那裏挖來《征途》遊戲的紀學鋒團隊,在巨人的工資製度,也是很奇特的。史玉柱和他們玩績效工資。

史玉柱大約認為和巨人遊戲的團隊成員必須換種規則,因為他們的真正追求的確是養家糊口。巨人員工固定工資在同行業中處於中等偏下,但浮動工資相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