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目標引導你摘取成功的桂冠1
每一個走向成功的人,無疑都會麵臨一個確定目標的問題。正如空氣、陽光之餘生命那樣,人生須臾不能離開目標的引導。
有了目標,人們才會下定決心攻占事業高地。有了目標,深藏在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用武之地。”若沒有目標,絕不會采取真正的實際行動,自然與成功無緣。
遠大的目標是成功的向導
一個人的生活就像在大海裏航船,如果你連自己的目標都不知道在哪裏,那麼任何風向對你來說都是不順的。
——丁磊
美國哈佛大學對一批大學畢業生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如下:
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批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那3%的人,25年間始終朝著一個目標不斷努力,都成為社會各界成功人士、行業領袖和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中上層;60%的人,他們過著安穩的生活,也有著穩定的工作,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生活沒有目標,並且還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社會不給他們機會。
要成功就要設定目標,沒有目標是不會成功的。目標就是方向,就是成功的彼岸,就是生命的價值和使命。
諺語雲:如果你隻想種植幾天,就種花;如果你隻想種植幾年,就種樹;如果你想流傳千秋萬世,就種植觀念!
卡耐基的一位學生,就為自己製定了一個十年的工作與生活計劃目標。從他的目標中,你可以感覺到,他已經看到未來生活的影子了。或許我們大家都可以從中受到某種啟示!
“我希望有一棟鄉下別墅,房屋是白色圓柱構成的兩層樓建築。四周的土地用籬笆圍起來,說不定還有一兩個魚池,因為我們夫婦倆都喜歡釣魚。房子後麵還要蓋個都貝爾曼式的狗屋。我還要有一條長長的、彎曲的車道,兩邊樹木林立。
“為了使我們的房子不僅是個可以吃住的地方,我還要盡量做些有價值的事,當然絕對不會背棄我們的信仰,盡量參加教會活動。
“十年以後,我會有足夠的金錢和能力供全家坐船環遊世界,這一定要在孩子結婚獨立以前早日實現。如果沒有時間的話,我就分成四五次,做短期旅行,每年到不同的地方去遊覽。
“當然,這些要看我的工作是不是很成功才能決定,所以要實現這些計劃,必須加倍努力才行。”
這個計劃是五年以前製定的。他當時有兩家小型的“一元專賣店”,現在已經有了五家,而且已經買下17英畝的土地準備蓋別墅。他的確是在逐步實現他的目標。
故事感悟: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你的過去或現在是什麼樣並不重要,你將來想要獲得什麼成就才是最重要的。你必須對你的未來懷有遠大的理想,否則你就不會做成什麼大事,說不定還會一事無成。
做好準備再出發
不管你預備走哪一條路,頂頂要緊的是先要為自己做好準備。你不能赤手空拳開始你的行程,你必須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你必須鍛煉出強健的身體和足夠的勇氣。
——宋慶齡
暑假裏,戴維去報了一個法語學習班。
父母問他:“我們不是早就決定趁這個假期去法國旅遊了嗎?你不是也早就期盼著去巴黎嗎?怎麼現在卻去報班學習呢?”
“是的,去法國看埃菲爾鐵塔和凱旋門一直就是我的心願。但是我想,如果等我懂一些法語之後再去,是不是更能深刻地理解法國的文化和那些著名建築的深刻內涵呢?就現在這樣去旅遊,由於語言不通,我想我隻會看到它的表麵現象。因此,我決定學習一段時間的法語後再去。”
老戴維夫婦聽完兒子的話後,很是高興,因為現在他們有一個懂得行動前做好充分準備的兒子。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事先做好準備。做好準備再出發,無論你要做什麼工作,事先的準備對工作的順利進行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對於現在的青少年來說,為將來做好準備就是要好好學習自身本領,用知識來武裝你的大腦。無論在學校,還是社會,都要有終身學習的概念。
羅道夫畢業後,就到一家公司任技術員。沒多久,他就從眾多技術員中脫穎而出,被老板任命為技術主管。羅道夫早已取得博士學位,但他時時懷有一種危機感,他在自己的辦公桌上貼上一張紙條,以便能時時提醒自己學習。紙條上寫的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一切都以格羅夫所說的‘十倍速’高速發展,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知識就會折舊80%。所以我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羅道夫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堅持學習,因為羅道夫一直認為:學習也是一種投資,學習能為以後更好的發展做好準備。
有位偉人也曾說過:“情況總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任何人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如果停止學習,要想繼續發展就很困難了。
在此,我們可以肯定地對任何一位青少年朋友說:“將來,如果你想生活得更好,僅有工作技能是不夠的,還須不斷學習,才能成為更好的公民、職員、家長、鄰居和朋友。學習不僅是為了謀生,更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在麵對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隻有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才不會落後於他人,落後於社會。”
故事感悟:
人最終要走上社會,事先做好準備,掌握過硬本領,積極學習,才能在以後的人生途中有不斷前進的力量。
信念創造奇跡
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那麼他就能創造奇跡。
——溫塞特
有一個功成名就的人士回憶自己的經曆時說:“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考試得了第一名,老師送我一本世界地圖,我好高興,跑回家就開始看這本世界地圖。很不幸,那天輪到我為家人燒洗澡水。我就一邊燒水,一邊在灶邊看地圖。我看到一張埃及地圖,想到埃及很好,有金字塔,有埃及豔後,有尼羅河,有法老王,有很多神秘的東西,心想長大以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埃及。”
“看得入神的時候,突然爸爸從浴室衝出來,圍一條浴巾,用很大的聲音跟我說:‘你在幹什麼?’我說:‘我在看地圖!’爸爸很生氣,說:‘火都熄了,看什麼地圖!’我說:‘我在看埃及的地圖。’我父親跑過來‘啪、啪!’給我兩個耳光,然後說:‘趕快生火!看什麼埃及地圖?’打完後,他踢我屁股一腳,把我踢到火爐旁邊去,用很嚴肅的表情跟我講:‘我給你保證!你這輩子絕不可能到那麼遙遠的地方!趕快生火!’
“我當時看著我爸爸,呆住了,心想:我爸爸怎麼給我這麼奇怪的保證,真的嗎?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嗎?20年後,我第一次出國就去埃及,我的朋友都問我:‘到埃及幹什麼?’那時候還沒開放觀光,出國是很難的。我說:‘因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證。’所以我自己就跑到埃及旅行。
“有一天,我坐在金字塔前麵的台階上,買了張明信片寄給我爸爸。我寫道:親愛的爸爸,我現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麵給你寫信。記得小時候,你打我兩個耳光,踢我一腳,保證我不能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現在我就坐在這裏給你寫信。寫的時候感觸很深。我爸爸收到明信片時跟我媽媽說:‘哦!這是哪一次打的,怎麼那麼有效?一腳踢到埃及去了。’”
故事感悟:
沒有誰的人生被定位,沒有誰的未來可以被別人斷定,生命的畫板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何要依賴別人著色?
長大後的誌願
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這樣,他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林肯
因為父親是位馬術師,一個小男孩必須跟著父親走南闖北,東奔西跑。由於四處奔波,他求學並不順利,成績也不理想。
有一天,老師要全班同學寫作文,題目是“長大後的誌願”。那一晚,男孩洋洋灑灑寫了七張紙,描述了他的偉大誌願:長大後,我想擁有自己的農場,在農場中央建造一棟占地5 000平方英尺的住宅,擁有很多很多的牛羊和馬匹。
第二天他把作業交上去時,老師給他打了一個又紅又大的F,還叫他下課後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