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成功的人不會等待機遇
第四輯
成功的人不會等待機遇
夏賓說過:“優秀的人不會等待機會的到來,而是善於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於他的奴仆。”
因此,在機會出現時,你千萬不要猶豫,立即動手去抓住機會。否則,它會稍縱即逝。
善於把握機遇
要把握時機確實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裏等待或因循拖延。
——羅蘭
從對曆史名家的研究表明,對一個人的成功發生決定性影響的機遇是不多的,真有點“千年等一回”的味道。對機遇的到來必須要有敏銳的嗅覺和判斷能力,當別人對機遇的到來還麻木不仁時,你能捷足先登,搶占先機,就俘獲了機遇。那些對機遇的到來懵然無覺,或後知後覺的人,也必然無法挽到它的臂膀。
有一種說法認為:“機遇可遇而不可求。”其實,機遇的產生也有其內在規律。如你有足夠的勇氣,睿智的頭腦,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機遇也可以被“創造”出來。善於等待機遇、抓住機遇是一種智慧,創造機遇則是一種大智慧。
在成功之路上迅跑的人,如果能在機遇來臨之前就能識別它,在它消逝之前就果斷采取行動占有它,這樣,幸運之神就會來到你的麵前。
當一個人主觀條件得到優化,也會影響客觀環境的改變,將有利於適應個人發展的良好機遇的發生。大量的人才成長事實證明,客觀機遇降臨時,自身膽識等方麵素質較強的人顯然要比一般人更容易捕捉到機遇,才華出眾則是抓獲機遇的最大資本。
人們在研究中發現,對許多成功者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機遇次數是極少的,一般隻有一兩次,多的也僅四五次。因此,對於渴求成功的人,機遇的質量重於數量。要選擇對自身成長最有效用的機遇,放棄那些對成才幫助不大的機會,盡可能使機遇在你的成才之路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創造機遇、爭取機遇需要花費極大的心血,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好機遇,使其發揮出最大的效力。若是費去許多精力,好不容易爭得了機遇,但卻沒好好珍惜它,運用和操作機遇時未能把握好,最後功虧一簣而飲恨終身。
因此,當機遇向你靠攏時,盡管還帶著某些不確定因素,這時最明智的做法是,眼疾手快,當機立斷,將它抓獲,以免轉瞬即逝,或是日久生變。看來,握住機遇,眼力和勇氣是不可缺少的。
機遇是一位神奇的、充滿靈性的但性格怪僻的天使。它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但絕不會無緣無故地降生。隻有經過反複嚐試,多方出擊,才能尋覓到它。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的人不喜嚐試,不願走崎嶇的小道,遇到艱辛或繞道而行,或望而卻步,他們常與機遇無緣。而另一些人,總是很有耐性,嚐試著解決難題。不怕吃千般苦,曆萬道嶺,結果恰恰是他們能抓住“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機遇。
故事感悟:
機遇不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來客,它並不會戴著白領帶、穿著燕尾服、頭頂高帽地登門拜訪你。它對任何人都是公正的,它能悄悄地來到所有人的身邊。有的人眼疾手快,將機遇迎來;有的人卻麻木呆滯,使到嘴的“鴨子”逃之夭夭。看來,要迎接機遇這位不速之客,還著實需要下一番工夫。
皇室的婚禮
會思考的人,會比常人收獲得更多。
——泰勒
1981年,英國王子查爾斯和黛安娜要在倫敦舉行耗資10億英鎊的婚禮。
消息傳開,全世界都轟動了,許多人也想抓住機會狠狠地大撈一筆。有的在糖盒上印上王子和王妃的照片,有的把各式服裝染印上王子和王妃結婚時的圖案。
有一個商人在想,人們最需要的東西就是最賺錢的東西,一定要找出在那一天最需要的東西。盛典之時,將有百萬以上的人觀看,將有一多半人由於距離遠,而無法一睹王妃尊容和典禮盛況。這些人那時最需要的是一副能使他看清楚景物的望遠鏡。於是,他突擊生產了幾十萬副用馬糞紙和放大鏡製成的簡易望遠鏡。
那一天,正當成千上萬的人由於距離太遠看不清王妃的麗容和典禮盛況,急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商人雇用的上千個賣望遠鏡的人出現在人群之中,高聲喊道:“賣望遠鏡了,一英鎊一個!請用一英鎊看婚禮盛典!”頃刻間,幾十萬副望遠鏡搶購一空。
結果,他成了這場皇室婚禮的最大受益者。
故事感悟:
善於抓住機遇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人。機遇是來之不易的,錯過了就再也沒有第二次出現的可能了,而把握成功往往就是在抓住機遇的那一刹那。抓住了就是財富,錯過了就是遺憾。
商人的謀財之道
一個人非常重要的才能在於他善於抓住迎麵而來的機會。
——貝弗裏奇
周末的午後,一個商人正坐在陽台上悠閑地喝咖啡,他的手裏還拿著一張當日的報紙。突然,報紙上的一條消息吸引了他的眼球:“墨西哥爆發瘟疫,政府正在緊急封鎖疫區。”
精明的商人非常關注這條消息,他知道,墨西哥如果真的發生了瘟疫,一定會從邊境傳染到美國的加州或德州來,而這兩州正是美國肉類供應基地,假如這裏真的發生瘟疫,整個美國的肉類供應將會貨源緊缺,勢必引起肉價飛漲。
商人的職業本能使他的大腦飛快地盤算起來,他當即決定派人立刻奔赴墨西哥實地調查和了解有關情況。幾天後,他的考察組從墨西哥發回電報,證實了疫情蔓延得廣而快,已經無法控製了。
商人立即集中和籌措大量資金收購加州及德州的肉牛和生豬,並迅速運到遠離這兩州的東部地區。
商人估計的一點不差,兩星期後,瘟疫便從墨西哥傳到美國西部,美國政府緊急命令,嚴禁一切食用品從這幾個州外運,肉類品首當其衝,全美市場上肉類品告急,肉價暴漲。
商人盤算到發財的時機到了,他將事先囤積在東部的牛肉和生豬高價售出,總共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他淨賺了900萬美元。
這就是精明的商人的謀財之道。
故事感悟:
機遇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隻是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錯過了,有些人在不斷地創造機會,有些人卻在苦苦等待機會。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機遇隻偏愛那些有準備頭腦的人,隻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它的人。
意外的升遷
偉大的事業降臨到小人物的身上,僅是短暫的一瞬間。誰錯過了這一瞬間,它絕不會再恩賜第二遍。
——克勞塞維茨
史蒂芬年輕時在美國西部鐵路管理局做一個電報員。
有一天,史蒂芬收到一封加急電報:“貨車在阿爾圖納附近的單軌路線上被堵塞,從早上開始,已堵了四個小時。”
這封電報是請求鐵路管理局長處理的,可局長外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當時,鐵路管理局有一個鐵的紀律: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隻有管理局長才有權下達對列車的調度命令,如若有人膽敢違反禁令,不問任何理由,立即革職。
史蒂芬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法與局長聯係上,他知道每多耽擱一分鍾,都將給鐵道公司造成嚴重的經濟和名譽損失。責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有了足夠的勇氣,鬥膽走進了局長的辦公室,查看了貨車的配位圖,立刻發現了阻塞的原因,於是提筆擬好了電文,並冒名簽上局長的大名,然後拍了出去,從而使塞車的事故得到了及時的解決。
幾個小時以後,局長回來了,發現塞車的電報後,立即擬了封電報讓史蒂芬發出去,史蒂芬看了看電報,窘迫地說:“我先前已經拍發一封同樣的電文了……”局長嚴厲地追問是誰簽的字,史蒂芬隻好承認是自己冒簽的。局長一語不發、目光冷峻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兒,竟什麼也沒有說。
後來,局長晉升為賓夕法尼亞鐵路局的副董事長,史蒂芬非常想隨他去,可他卻意味深長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對史蒂芬說:“你的才能遠非隻是做一個電報員,我已向董事長推薦你任鐵路管理局局長,年輕人,好好幹吧!”
故事感悟:
錯過良好的機遇會讓我們抱憾終生,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警醒自己,不要錯過每一個機遇。同時,還要用我們的智慧去很好地利用每一個良機。假如發現不了身邊的機遇,也要學著去創造機遇。
小技師的冒險
一個明智的人總是善於抓住機遇,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
——李叔同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不少工廠和商店紛紛倒閉,被迫賤價拋售自己堆積如山的存貨,價錢低到1美元可以買到100雙襪子。
那時,奧裏森還是一家織造廠的小技師。他馬上把自己積蓄的錢用於收購低價貨物,人們見他這股傻勁,都公然嘲笑他是個蠢材。
奧裏森對別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舊收購各工廠拋售的貨物,並租來了一個很大的貨倉來貯貨。
妻子憂心忡忡地勸告他,不要把別人廉價拋售的東西購入,家裏的積蓄有限,如果此舉血本無歸,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奧裏森笑著安慰她:“三個月後,我們就可以靠這些貨物發大財。”
奧裏森的話似乎根本無法兌現,過了十多天後,那些工廠賤價拋售也找不到買主了,便把所有存貨用車運走燒掉,以此穩定市場上的物價。妻子看到別人已經在焚燒貨物,不由得焦急萬分,抱怨起奧裏森來。
對妻子的抱怨,奧裏森一言不發。
終於,美國政府采取緊急行動穩定了物價,並且大力支持廠商複業。這時,由於焚燒的貨物過多,存貨欠缺,物價一天天飛漲。奧裏森馬上把自己庫存的大量貨物拋售出去,一來賺了一大筆,二來使市場物價得以穩定,不致暴漲。
在他決定拋售貨物時,妻子又勸告他暫時不忙把貨物出售,因為物價還在一天天飛漲。他平靜地說:“是拋售的時候了,再拖延一段時間,就會後悔莫及。”
果然沒多久,物價停止上漲,還降了許多。
故事感悟:
把握機遇並不難,隻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成功就是屬於你的。麵對機遇,我們不能猶豫,一旦猶豫,機遇就會棄你而去。而且,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不能放棄,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
黑桃A
卓越的才能,如果沒有很好的機會讓它表現,就將會失去它的價值。
——拉羅什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