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輯珍愛自我,放飛心靈的風箏2
拔去心靈的報複
寬恕勝於報複,因為,寬恕是溫柔的象征,而報複是殘暴的標誌。
——愛比克泰德
一位畫家在集市上賣畫,不遠處,前呼後擁地走來一位大臣的孩子。這位大臣在年輕時曾經欺詐過畫家的父親,直到他心碎地死去。
這孩子在畫家的作品前麵流連忘返,他天真的眼睛被畫家的一幅畫所吸引,久久不肯離去。大臣家人想為孩子買下這幅作品,畫家卻匆匆地用一塊布把它遮蓋住,並聲稱這幅畫屬於非賣品。
從此以後,這孩子因為再也無法見到這幅畫而變得憔悴,最後,他父親出麵了,表示願意為那幅畫付一筆高價。可是,畫家寧願把這幅畫掛在他畫室的牆上,也不願意出售。他總是陰沉著臉坐在畫前,自言自語地說:“這就是我的報複。”
每天早晨,畫家都要畫一幅他信奉的神像,這是他表現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現在,他覺得這些神像與他以前的神像日漸相異。
畫家為他的神像苦惱不已,他苦苦地尋找著原因。然而有一天,他驚恐地丟下手中的畫筆,跳了起來:他剛畫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般地酷似。
他把畫撕碎,並且高喊:“我的報複已經回報到我的頭上來了!”
報複是腐蝕心靈的毒藥,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報複的人一旦開始投入報複的行動,自此就將遠離愉快寧靜的生活。
一個匈牙利的騎士,被一個土耳其的高級軍官俘獲了。這個軍官把他和牛套在一起犁田,而且用鞭子趕著他工作,他所受到的侮辱和痛苦是無法用文字形容的。因為那個土耳其軍官所要求的贖金是出乎意料的高,這位匈牙利騎士的妻子變賣了她所有的金銀首飾,典當出去他們所有的堡寨和田產,他們的許多朋友也捐募了大批金錢,終於湊集齊了這個數目。匈牙利騎士算是從羞辱和奴役中獲得了解放,但他回到家時已經是病得支持不住了。
沒過多久,國王頒布了一道命令,征集大家去跟猶太教的敵人作戰。這個匈牙利騎士一聽到這道命令,再也安靜不下來。他無法休息,片刻難安,他叫人把他扶到戰馬上,氣血上湧,頓時就覺得有氣力了。他在戰場上把那位曾把他套在軛下,羞辱他,使他痛苦萬分的將軍變成了他的俘虜。那個土耳其軍官被帶到他的堡寨裏來,一個鍾頭後,那位匈牙利騎士問他說:“你想到過你會得到什麼待遇嗎?”
“我知道!”土耳其人說,“報複,但是我怎樣做才能得到你的饒恕呢?”
“一點也不錯,你會得到一個猶太教徒的報複!”騎士說,“耶和華的教義告訴我們愛我們的同胞,寬恕我們的敵人。上帝本身就是愛!放心地回到你的家裏,回到你的親愛的人中間去吧。不過請你將來對受難的人溫和一些,仁慈一些吧!”這個俘虜忽然大哭起來:“我做夢也想不到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我以為,我一定會受到酷刑和痛苦的折磨。因此我已經服了毒,過幾個鍾頭毒性就要發作。我必死無疑,一點辦法也沒有!不過在我死以前,請再讓我聽一次這種充滿了愛和慈悲的教義。它是這麼的偉大和神聖!讓我懷著這個信仰死去吧!讓我作為一個猶太教徒死去吧!”他的這個要求得到了滿足。
故事感悟:
任何人也不能保證一輩子都不會受到冤枉或者侮辱,都可能遇到難以接受的欺侮,隻是或大或小罷了。如果每個人都抱定“我要報複”、“我要讓他加倍償還”的心理,那麼這世界還有愛與幸福可言嗎?其實,到頭來,最有可能報複的還是自己。那又何必呢!
謙遜的最高境界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
——泰戈爾
有一個大學生曾被公認為全班最膽小、最怯懦的人,同學們都不屑與他交往。大學畢業揮手告別之時,還有許多人預言十年後的相聚他將是失敗者之一。
十年很快過去了,他們的相聚如期舉行。聚會到高潮,每人依次上台講述自己的現狀和理想,還有對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大多數人目前的現狀不如當年跨出校門時的理想,對目前的生活滿意者幾乎沒有。
該他上台了,他清了清嗓子,沉著而冷靜地說道:“我目前擁有數家公司,總資產上億元,遠遠超過當年走出校門時的理想。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我認為離那些我所欣賞的成功者還很遙遠。是的,無論是在學校還是投身社會,我一直都很自卑,感覺每一個人都有特長,都比我強。所以我要努力學習每一個人的特長,並且盡力丟掉自己的缺點。但我發現,無論我如何努力也總是無法趕上所有的人,所以我就一直自卑下去。因為自卑,我把遠大的理想埋在了心底,努力做好手頭的每一件小事;因為自卑,我將所有的偉大目標轉化成向別人學習的一點點的進步。這樣,把自卑壓在心底,謙遜地向別人學習,我就會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故事感悟:
自卑——謙遜的另一個境界。自卑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自我否定,而是不斷朝前看的標準,是持續向前進的動力。將自己放在低微的位置,而不自視清高,這樣的謙卑心態,在浮躁的社會中甚是可貴,也終將獲取人生的成功。
自私的小姑娘
自私是團結的最大敵人。
——凱洛夫
“媽媽,我可以去樹林中采草莓嗎?”一個夏天的早晨,艾米麗問媽媽。
“可以,不過你必須帶著羅弗一起去。”媽媽說。
艾米麗高興極了,媽媽做的早飯她隻吃了兩口就出發了。她不用擔心自己會餓,因為媽媽把她的午飯裝在一個鐵盒子裏給她帶上了。
羅弗是她們家的狗,它已經跟隨艾米麗三年了。
到了樹林裏,艾米麗采草莓,羅弗不安寧地到處亂跑,一會兒追鬆鼠,一會兒又是追兔子,玩得可高興了。但它總是與自己的小主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她發生什麼意外。
中午的時候,艾米麗餓了,因為她早飯吃得太少,所以把鐵盒子裏麵的飯全部吃完了。
等到羅弗來的時候,盒子已經空了。自私的艾米麗一點飯也沒有給羅弗留下。
吃完飯後,艾米麗又開始采草莓,很快她就把自己的筐子裝滿了,於是她決定要回家了。就在她要走出樹林的時候,一條大蛇停在了她的前麵,嚇得她驚叫起來。這時,勇敢的羅弗跳到蛇身上,一口就把蛇的脖子咬斷了。
它回到主人身邊,用頭蹭著主人的手,似乎在詢問艾米麗有沒有受傷。艾米麗摟著羅弗的脖子,哭著說:“親愛的羅弗,我以前太自私了,對不起。”
羅弗才不會那麼小心眼呢!它在草地上跳來跳去,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
這件事給了艾米麗很大的教訓,從此她變得不再自私,當別人需要自己幫助的時候,她總是熱心地幫助別人,還和身邊的每一個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
故事感悟:
自私的人永遠難以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快樂。自私是團結的敵人,失去了團結你也就陷入了生存的絕境。
找一個控製情緒的理由
悲傷隻折磨孤獨的人,繁忙的人無暇流淚。
——拜倫
在西藏,有一個叫做愛地巴的人,每次生氣和人起爭執的時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後坐在田地邊喘氣。愛地巴工作非常勤勞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但不管房地有多大,隻要與人爭論生氣,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跑3圈。愛地巴為何每次生氣都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所有認識他的人,心裏都有著疑惑,但是不管怎麼問他,愛地巴都不願意說明。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地也已經很廣大,他生氣時,拄著拐杖艱難地繞著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完3圈,太陽都下山了。愛地巴獨自坐在田邊喘氣,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阿公,你已經年紀大了,這附近也沒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廣的了,您不能再像從前,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為什麼您一生氣就要繞著土地跑上3圈?”
愛地巴禁不起孫子懇求,終於說出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說:“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就繞著房地跑3圈,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小,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一想到這裏,氣就消了,於是就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努力工作。”
孫子又問到:“阿公,現在您年紀老了,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地跑?”
愛地巴笑著說:“我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3圈,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氣就消了。”
故事感悟:
生氣的時候,我們要控製住情緒,總要找一個理由。不管這個理由是什麼,隻要能幫助你削減心中的怒氣,都應該發揮它的作用。而不能控製情緒,則會失去理智,讓自己走出心靈的障礙,不要做出讓自己追悔莫及的錯事來。
這已經是過去
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
——貝爾奈
1954年,巴西的所有人幾乎一致認為,巴西足球隊一定能榮獲當年世界杯賽的冠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半決賽時,巴西隊意外地輸給了法國隊,結果沒能將那個金燦燦的大力神杯帶回巴西。
球員們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足球是巴西的國魂。他們懊悔至極,感到無臉去見家鄉父老。他們知道,球迷們的辱罵、嘲笑和汽水瓶子是難以避開的。
當飛機進入巴西領空之後,球員們更加心神不安,如坐針氈。可是,當飛機降落在機場的時候,映入他們眼簾的卻是另一種景象:巴西總統和兩萬多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機場,人群中有一條橫幅格外醒目:“這已經是過去!”
球員們頓時淚流滿麵,低垂的頭都揚了起來。
四年後,巴西足球隊不負眾望,贏得了世界杯冠軍。
回國時,球隊的專機一進入國境,16架戰鬥機為之護航。當飛機降落在道加勒機場時,聚集在機場上的歡迎者多達3萬人。在從機場到首都廣場將近20公裏的道路兩旁,自動聚集起來的人群超過了100萬。這是多麼宏大而激動人心的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