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輯智慧開啟你人生的寶藏2(3 / 3)

一名小廚工不慎將剛煉好的一盆羊油打翻在灶邊,嚇得他急忙用手把混有羊油的炭灰一把一把地捧起來扔到外邊去。他扔完後洗手,手上竟出現滑溜溜、黏糊糊的東西,而且洗後的手特別幹淨。

小廚工發現這個秘密後,便悄悄地把扔掉的羊油炭灰撿回來,供大家使用,結果每個廚工的手都洗得幹幹淨淨。

後來,法老胡夫發現了這個秘密,盤問之下,小廚工如實道出了原委。法老胡夫試後讚不絕口。

很快,這個發現便在埃及推廣開來,並傳到了羅馬。

在此基礎上,人們研製出了肥皂。

故事感悟:

一些不經意中獲得的突破,往往能揭開發明創造的神秘麵紗,“無心插柳柳成蔭”,創造的機遇可能與你近在咫尺。

盲人提燈走夜路

知、行、言,這就是智慧之端。

——誇美紐斯 

某天晚上,一個盲人右手抱著一隻水晶瓶,左手提著一個燈籠,在漆黑的山道上慢慢地行走。

他的一個朋友剛好路過此地,見狀感到很好笑:“喂,老弟,你怎麼做出這樣可笑的事情來。你的雙眼早已失去光明,何必還打燈籠呢?簡直是多此一舉。”

“哦,親愛的朋友,”盲人回答道,“沒有燈籠別人可能會撞到我,那樣就會撞碎我的水晶瓶,我提著燈籠,其他路人就不會撞到我,對我和其他路人都是有好處的。”

朋友聽了盲人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連忙向盲人道歉。

故事感悟:

盲人提燈,貌似荒唐,卻蘊含著一般人所體會不到的道理。換個角度看問題,就能為自己拓展出一片空間。那些看上去不那麼中規中矩的事情,往往隱含著驚人的閃光智慧。

最好的菜與最壞的菜

從廣闊的認知結合著無偏私的情感裏,智慧極堅定地湧現。

——羅素 

著名的寓言作家伊索,他年輕時曾經當過奴隸。有一天,刻薄的主人要他準備最好的酒菜來款待一些哲學家。當菜端上來時,主人發現滿桌都是各種動物的舌頭。

客人們議論紛紛,氣急敗壞的主人將伊索叫進來問道:“我不是叫你準備一桌最好的菜嗎?”

伊索謙恭有禮地回答:“在座的貴賓都是知識淵博的哲學家,需要靠舌頭來講述他們高深的學問。對於他們來說,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比舌頭更好的東西了。”

哲學家們聽了他的話都開懷大笑。第二天,主人又要伊索準備一桌最不好的菜,招待別的客人。宴會開始後,端上來的還是舌頭,主人不禁火冒三丈,氣衝衝地質問伊索:“你昨天還說舌頭是最好的菜,怎麼這會兒又變成最不好的菜了?”

伊索鎮定地回答:“禍從口出,舌頭會為我們帶來不幸,所以它也是最不好的東西。”

故事感悟:

伊索運用貌似自相矛盾的邏輯,解決了刁鑽的難題。這是一種創新思維,沒有創新思維,就很難超越障礙,在生活中也是寸步難行。

占星師的死期

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

——希萊希特 

法國國王路易十一酷愛占星學,他在宮廷裏養了幾個占星師,其中一個的預言尤其靈驗。

一天,這名占星師預言一名貴婦將在三日內死亡。大家開始不以為然,但貴婦真的在三日內死亡了。大家都十分震驚,路易也嚇壞了。他想,占星師的法力太高深了,這已經威脅到了路易本人,因此他決定處死占星師。

於是,路易召見占星師,並提前告訴埋伏著的士兵們,隻要一接收到他發出的暗號,就衝出來抓住占星師,用劍把他刺死。

在發出暗號之前,國王決定問占星師最後一個問題:“你自詡能夠看清別人的命運,但你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嗎?告訴我,你能活多久?”占星師稍稍思考了一下說:“我會在您駕崩前三天去世。”

聽了這番話,路易放棄了殺死占星師的念頭。占星師不但保住了性命,還得到了國王的全力保護。國王聘請高明的宮廷醫生照顧他,占星師一生享盡了安康和奢華的生活。

最後占星師甚至比路易還多活了好幾年,雖然這與他的預言不符,但是他卻用自己的智慧駕馭了他人,延長了自己的生命。

故事感悟:

善於思考的大腦就像一個熔爐,越在危急時刻就越能熔煉出智慧的黃金。

克裏斯蒂耳環

智慧的一個特征就是不做莽撞蠻幹的事。

——梭羅 

阿加莎?克裏斯蒂參加完一個宴會時已經很晚了,她笑著攔住要送她回家的朋友夫婦,獨自一人匆匆上路了。這位英國女作家確實寫過數十部長篇偵探小說,如《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等,塑造了跟著名偵探福爾摩斯一樣馳名全球的偵探赫爾克?波洛的形象。可是,誰會料到,今天晚上,她本人也遇到了搶劫。

她獨自一人走到行人已經很少的大街上時,在一幢大樓的陰影處,一個高大的男子,手持一把寒氣逼人的尖刀,向阿加莎?克裏斯蒂撲了過來。克裏斯蒂知道逃走是不可能的,就索性站住,等那人衝上來。“你,你想要什麼?”克裏斯蒂顯出一副極害怕的樣子問。“把你的耳環摘下。”強盜倒也十分幹脆。

一聽到強盜說要耳環,阿加莎?克裏斯蒂緊鎖的眉頭舒展了。隻見她努力用大衣的領子護住自己的脖子,同時,用另一隻手摘下自己的耳環,並一下子把它們扔到地上,說:“拿去吧!那麼,現在我可以走了嗎?”

強盜看到她對耳環毫不在乎,而隻是力圖用衣領遮掩住自己的頸脖,顯然,她的脖子上有一條值錢的項鏈。他沒有彎下身子去拾地上的耳環,而是重新下達了命令:“把你的項鏈給我!”

“噢,先生,它一點也不值錢,給我留下吧。”

“少廢話,動作快點!”

克裏斯用顫抖的手,極不情願地摘下了自己的項鏈。強盜一把搶過項鏈,飛也似的跑了。阿加莎?克裏斯蒂深深地舒了口氣,高興地拾起了剛才扔在地上的耳環。

原來,阿加莎?克裏斯蒂保護項鏈是假,保護耳環是真,她剛才的表演隻不過是為了把強盜的注意力從耳環上引開而已。因為,她的鑽石耳環價值480英鎊,而強盜搶走的項鏈是玻璃製品,僅值6英鎊。

故事感悟:

麵對危機,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分析目前的處境,開動大腦,這是走出困境的關鍵。聲東擊西,用假象讓對方上當,不愧是智慧的女作家。故事告訴我們,麵對強勢,勝算來自大腦,來自冷靜思考。

抗戰英雄的背後

智者的堅定不過是把焦慮深藏於心的藝術。

——拉羅什富科 

二戰期間,在德軍占領的芬蘭北部地區出現了一個神秘的抵抗組織,它是由英國飛行員約翰尼領導的。這個抵抗組織多次卓有成效地打擊了被占領區的德軍,約翰尼也就成了名噪一時的英雄人物。

後來,芬蘭解放了,盟軍開始尋找這個神秘的英雄人物。調查的結果,他們了解到約翰尼於解放前夕就病故了。英國皇家空軍在自己的飛行員名單中也沒有發現約翰尼其人。但是,他的事跡卻普遍流傳著。當地的抵抗戰士誰也沒見過約翰尼,隻知道他的指令、計劃都是由一個名叫安妮的小姑娘傳達的。後來盟軍找到安妮才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安妮和她的弟弟一直要求參加當地抵抗組織,由於他們年幼未被接納,但他們的決心沒有動搖。

一天晚上,他們在家門口發現了一個受重傷的英國皇家飛行員,他們覺得護理這位飛行員也是為戰爭做出一份貢獻,所以盡心盡力,關懷備至。但是這個飛行員還是因傷重而去世了。

姐弟倆非常傷心,弟弟天真地說:“如果飛行員不死,就能領導我們開展抵抗運動了。”姐姐聽了弟弟的話,一個主意油然而生:“即使他死了,我們仍可利用他的名義開展對敵鬥爭。”

姐弟倆收藏起飛行員的遺物和證件,組織起一個抵抗小組,聲稱這個抵抗小組是由英國皇家飛行員領導的,他們姐弟倆隻不過是飛行員的小交通員。人們見到飛行員的證件便很快相信了確有其人,由於有英國皇家飛行員作為領導,這個抵抗組織的成員越聚越多,團結在這個並不存在的英雄身邊。抵抗小組受到了英雄的鼓舞,士氣大增。他們多次出擊,使得德軍頻頻失利,大傷腦筋。這個抵抗組織就是“約翰尼”抵抗運動。

事實上,這個抵抗組織是由安妮小姑娘領導的,當盟軍問她:“你為什麼不親自出麵呢?”

安妮笑笑說:“我們姐弟隻是鄉村的孩子,連參加戰鬥都不被接納,假如由我們組織抵抗運動,誰會跟我們走呢?”

“於是,你們就借用了英雄的力量來進行號召,對嗎?”盟軍非常欣賞安妮的做法。

安妮笑得更加爽朗了:“這不能算是欺騙行為吧?”

故事感悟:

聰明的安妮利用英國皇家飛行員的身份來號召大家參加運動,她的聰明之處在於樹立起一個人們都相信的權威,在權威的領導下,一切都變得簡單。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當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解決問題時,要善於利用智慧,借用外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