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被愛因斯坦拒絕(2 / 2)

“但在幾個新興行業,因為剛起步,有大量的試錯路要走,後來的不是沒有機會,比如內燃機技術為主的航空,橡膠應用技術為主的化工,電磁技術應用為主的通信。”

“這些都是新興技術,會有大量的試錯過程,這個過程中,或許正確的那些人在一段時間內被誤解和埋沒,而讓錯誤的一些人做錯誤的事情來代表當時的科技。

如果能在沉積下來的沙子中找到正確的黃金,後來者不是沒有機會。如果機會把握的足夠好,做到這些行業的全球領先也不是沒有可能。”

“用西方的技術和設備做委托來料加工(OEM,作者注)可行嗎?”秦浩問道。

“這在初期當然是培養技術工人和積累資金最好的方式”愛因斯坦說道:

“但同時新技術應用的研究必須展開,因為OEM是拿不到技術的,一旦人工費用上漲和其它競爭方拚殺價格,或者國際環境不穩定,都會導致大量技術工人失業,這會是地區的一個不穩定因素。”

“我有一個想法,創立一個科學研究院,請先生主導理論和應用的這些個研究”秦浩迫切的說道。

“歐洲這麼好的科學交流環境,不太可能去遙遠的東方做事,不僅是我,恐怕其它的歐洲學者也都會是這個想法吧。”

畢竟技術出身,愛因斯坦拒絕起人來也都是技術人員式的生硬,讓一臉渴望的秦浩結實的碰個大釘子。

“海南是亞熱帶海島,簡單收拾一下風景就會不錯”周暉說道:

“到時逢旅遊季節就在我們在島上辦科技論壇,在歐洲投放旅遊廣告,然後從這些個學者的夫人孩子那做工作發起邀請,有枕邊風吹著,這些人也就沒啥好得瑟的了。”

周暉用的中文,沙赫特和愛因斯坦都聽不懂,隻是看著秦浩的表情從無助到釋然,想是兩人又有了什麼新招。

盡管沙赫特答應幫助,而愛因斯坦在拒絕,但兩人對秦浩等人做點事情的那股勁頭還是從心底裏欽佩,這和自己身上流淌著的那股德意誌不服輸的倔強血液很是融合。

沙赫特為了緩和秦浩被愛因斯坦生硬拒絕帶來的尷尬氣氛,提議秦浩唱一首東方的歌曲,愛因斯坦也拉一首自己得意的小提琴曲。

不知為什麼,秦浩對這忽然的提議本能的想到的是《蘇武牧羊曲》,唱道:

蘇武留胡節不辱

雪地又冰天

苦忍十九年

渴飲雪

饑吞氈

牧羊北海邊

心存漢社稷

旄落猶未還

曆盡難中難

心如鐵石堅

夜在塞上時聽笳聲

入耳痛心酸

轉眼北風吹

雁群漢關飛

白發娘

望兒歸

紅妝守空幃

三更同入夢

兩地誰夢誰

任海枯石爛

大節不稍虧

終教匈奴心驚膽碎

拱服漢德威

沙赫特和愛因斯坦聽不懂中文,隻覺得曲調蒼勁悠長,有東方的厚重,看到周暉陳磊也慢慢的加入了歌唱,兩人也都感覺到了這首歌裏那種強大的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