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孫子.軍形》
20分鍾後,當雙方艦隊距離接近到12海裏時,空中出現了飛行物。
當時飛機還是個新事物,各國不僅裝備不多,且受航程,速度和載重影響僅用作戰場對敵方縱深後方的偵察。
有飛行員拔出手槍空中射擊對方飛機和飛行員,有飛行員向下投擲個人攜帶的手雷或炸藥的,但都不構成作戰武器用途。
特區這次出動的海軍轟炸機已經算是當時最先進的兵器了,仍然有著腿短的不足,離真正的進行海洋作戰還有不少差距。
“掠食者”的最大航程為600公裏,考慮到實際戰況,保證戰區上空執行任務時間後實際的作戰半徑隻有200公裏。
這樣的短腿對於大洋深處作戰的艦艇編隊根本就是鞭長莫及,充其量隻能算是近海防禦兵器。
但日本海軍的驕橫讓這款兵器有了戰場發揮。
得到MI6分享的特區海軍出港情報後,清川大將命令艦隊全速抵近迎戰,兩隻艦隊相遇的海域距南海大陸線隻有160公裏。
這樣的有意為之是清川做為一個高級軍官的政治決策。
國際公法認為距離海岸線200公裏內為國家領海,不在公海守株待兔而進入200公裏線內作戰就是要在南海特區的家門裏全殲特區艦隊,狠狠的給特區政府一記耳光。
就這樣,160公裏航程也夠時速120公裏的“掠食者”魚雷轟炸機跑一個半小時的,等飛機到達戰場,弱小的特區海軍恐怕早就被日本人轟的渣都不剩了。
陳磊根據日本人驕橫的做派,判斷對手一定會壓過領海線主動尋找攻擊特區海軍,海軍遭遇戰場會在距大陸線120-180公裏處。
按照這樣的預設,艦艇出海後還未發現日本艦隊時就已經提前放出飛機編隊,海軍艦隊遭遇後施放煙霧是在為附近空域等待的飛機提供精確戰場坐標。
沒有航電係統,沒有通信係統,飛機上了天隻能依靠飛行員攜帶的指北針確定方位。
特區飛行員們硬是靠這種編隊飛行基本靠吼的原始狀態,在見到煙霧後的20分鍾內完整編隊的到達了戰場上空,在兩隻艦隊正麵碰撞前發起了第一波攻擊。
日本海軍從未見過飛機這種玩意,當飛行編隊低空飛過艦隊上方時,海軍士兵紛紛駐足圍觀,不少底艙燒鍋爐的都爬到甲板上仰頭圍觀這有人座在裏麵的海鳥。
飛行編隊繞艦隊一圈四散開來,這樣的空中開花也讓日本海軍認真的欣賞著從來未見過的空中表演。
清川大將也在仰頭看著這些有人飛行物,低空掠過旗艦上空時,甚至能清楚的看到座在裏麵人的微笑,是的,是微笑。
清川出身軍人世家,本人一生戎馬,戰場上戰士的表情從興奮,恐懼到緊張,迷茫,什麼樣的都見到過。
微笑,同樣也見到過,但那隻代表一個信號,基於實力的一種壓倒性的自信,那是在恣意玩弄獵物的捕獵者身上才有的笑容。
這種笑容讓清川大將不寒而栗。
“魚雷,他們帶了魚雷”參謀長喊道,距離如此之近,毛發畢現間清川去注意了飛行員表情的細節,卻沒有注意到機身下懸掛的那500公斤的大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