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帝暗殺了斐迪南(1 / 2)

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市的一個臨河咖啡館裏,店老板正在吧台後擦拭著剛剛洗淨的杯子。

一直以來的戰爭恐慌讓生意變的很是蕭條,原來兩個雇員都打發回家了,店老板又是收錢又是做夥計,隻是靠著臨河風景不錯還能留住一些老顧客。

像往常一樣,即使是下午時分,也都沒什麼生意,靠窗兩個客人的交談便顯得很是清晰。

“這一天又是備戰又是市內恐怖襲擊的,根本就沒有生意,到了店裏也煩,不如來這座會兒落個清靜了。”

說話的是街坊一個賣手工藝品的商人。

薩拉熱窩的金屬手工藝品一直是歐洲的暢銷貨,但近幾年的情況也和這咖啡館一樣,整個歐洲都在惴惴不安中等待戰爭那隻靴子落下來,誰還會來關注手工藝品。

“那些有錢的國家就在背後搗亂,支持民族分裂勢力,現在鬧的白天就是爆炸槍擊,晚上就是停電和宵禁,這不,就在兩個小時前中心廣場剛有人向來訪的奧匈帝國皇儲扔了炸彈。”

同他一起來的朋友看裝扮像個銀行家,兩人剛一落座後,就是商人在不停抱怨,他隻微笑聽著,銀行家總要有點矜持,才能在滔滔不絕的老友跟前保持心理優勢和體麵。

說到錢,他也就有話要說了。

“現在歐洲還有有錢的國家嗎?舉國的軍備競賽已經搞了快十年,再怎麼有錢也都被拖垮了。

英國德國都在不斷向銀行借錢,對我們來說,這兩家都是資不抵債的高風險國家。可銀行的生意還是得做,隻能兩個爛蘋果裏選個相對好點的。”

“那哪個歐洲國家還能從你們那裏借到錢?”商人問道。

今天約來這個銀行家老友就是想試探下能否為自己那清淡的手工藝品商店得到些貸款,商人想旁敲側擊的了解下銀行信貸的思維。

“英法一直是商業立國,信用體係還能好些。德國剛從聯邦合並成國家,那些城堡主出身的農民拿起槍就能賴賬,誰敢借錢給他們?所以現在歐洲大部分的銀行家都是把錢借給了....”

正說著,“咣當”的一聲響,門被撞開了,一個滿臉驚魂的少年闖了進來,徑直在窗邊座下。

看這情形,店老板估摸少年八成是目睹剛才炸彈爆炸的現場受到了驚嚇,也就連點什麼餐都沒有問,悄悄的走去端上一杯咖啡。鄰桌的兩人也停止了談話,靜靜的打量著這個忽然闖入的少年。

少年叫普林希普,年僅17歲,是一位受過民族主義和恐怖主義訓練的浪漫主義者。

剛才的炸彈爆炸就是他和幾個年輕的塞爾維亞恐怖分子蓄謀已久的計劃。刺殺來訪的奧匈帝國皇儲,以報複他們對克羅地亞人的支持。

但年輕和缺乏經驗導致了這次行動的失敗,匆忙的投擲出一顆炸彈根本沒有擊中目標,殺手們隻能趁著人群的混亂四散逃離現場,而他,轉了幾條街後跑到咖啡館裏來穩定下情緒。

此時的歐洲,貴族們都以鐵血軍魂來標榜自己的卓爾不群。斐迪南大公本人更是奧匈帝國第一順位繼承人,一直在帶兵出征積累軍功和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