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一架看起來比普通的飛機要大很多的飛機正從濟南方向向北京飛來。
一身黑色西裝,佩戴特區徽標胸花的秦浩正端坐在飛機座椅上,神情嚴肅。
袁世凱死後,北洋係分崩離析,地方勢力趁機紛紛宣布獨立,割據一方,渾水摸魚,華夏民眾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特區雖不願幹預國內政局,但眼見神州浩劫,秦浩在特區也座不住了,決定借吊唁袁世凱之機向國內軍閥喊話施壓。
飛機忽然顛簸起來,是遇到了強氣流。警衛連忙抓住秦浩的胳膊,穩住他的身子。
秦浩搖搖頭,讓警衛鬆手,自己抓住座位的邊沿。秦浩這幾年在國際舞台的風頭浪尖上起舞,這點顛簸又算的了什麼。
這架飛機是特區剛剛研製出不久的全球第一架運輸機,航速每小時280公裏,最大航程800公裏,可乘坐4人。
各國還在改進木質飛機的時候,這架飛機已經采用了全金屬結構,無論是機體設計還是內部功能,都是獨步世界的水平。
饒是如此,海口到北京空中3200公裏的距離還是不斷的需要沿途經停,通過金元(特區發展)集團設在國內各大城市貿易貨棧改裝的臨時機場補充燃油。
廣州,福州,上海,濟南,一座座城市飛過,眼見所到之處一片凋敝,秦浩不由不陷入深深的思考。
飛機平穩了,秦浩放鬆胳膊,大腦又開始轉動起來。
這次北京之行,是想穩住國內政局,敦促各路軍閥放下幹戈,座下來用談判解決爭端,北京定下來,就可以帶動全國。
但談何容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各省獨立,說病入膏肓似乎悲觀了些,但說是病屙沉重並不為過。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光鮮的口號下,多少野心家順勢而起,扯起大旗,作亂華夏。
自己能夠達到目地嗎?竭盡全力,行人事,聽天命吧。
飛機又顛簸起來,秦浩看看窗外,北京六月的天反常的陰霾密布,窗外烏雲翻滾....
還未落地,警衛就將地麵的橫幅指給秦浩看。
簡易的南苑機場四周,被掛滿了巨幅的紅布,上麵用黃色的字寫著“全國各界歡迎南海特區最高長官秦浩到訪!”
“全國各界?”自己的到達行程2小時前才公布,能有京城各界到齊就不錯了,全國各界有點誇張了吧?
落地後走出機艙,才發現全國各界的說法不虛,為了一睹秦浩風采,各地軍政要員像是開全國代表大會一樣齊聚北京,早早到達等候秦浩這個傳奇人物。
禮儀上終究是地方長官赴京,現任國務總理段祺瑞沒有到場,而是派出前任國務總理,北洋係老人徐世昌出麵迎接。
其餘各路軍閥,從職位上也都和秦浩這樣的特區長官平級,更加上都想借機修好,攀上特區這棵大叔,也便毫無顧忌的集體出動。
“秦長官威望如日中天啊,以前袁大總統召開全國會議來的人還不及今天的一半。”徐世昌守在飛機舷梯邊上緊緊的握著秦浩的手。
北洋幹將中素有“一龍一虎一狗”的說法,一龍是王士珍,虎是段祺瑞,狗是馮國璋,
而眼前這位留著兩撇花白胡須,麵相清臒儒雅的老人卻是袁世凱心腹故交,地位隱隱超然三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