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眼光十四 注重信息:發大財95%靠信息(1)(1 / 2)

信息的產生來源於變化。貧富之間要經過市場規律的調節來達到平衡,富人不可能永遠富有,窮人不能永遠缺錢,這就是重新洗牌,信息就是賺錢的機會,如果不重視,那麼財源就是封閉的。

注意力本身就是財富

如果你躲在山穀裏賣西瓜,那麼你永遠也不會發財。想發財,你就得讓別人知道你,注意你,誰會在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或東西上花錢呢?早在1996年,英特爾的前總裁葛魯夫就提出爭奪眼球的觀點。他認為:整個世界將會展開爭奪眼球的戰役,誰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誰就能成為下世紀的主宰。“在新經濟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財產”。“現在金錢開始與注意力一起流動。或者更通俗地講,在經濟轉型之際,原有的財富將更自然地流向新經濟的持有者”。“如果金錢真能有效購買注意力,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付給你一定的錢,讓你全神貫注地聽講,大家誰也不能打瞌睡,也不能分神,有人想獲取你的注意力,他不可能依靠付錢的方式來真正獲得。雖然金錢流向注意力,而注意力很難流向金錢”。

注意力在現代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已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所謂注意力,是指人們關注一個主題、一件事件、一種行為和多種信息的持久尺度。我們可以把人們關注信息和事件中的接受端提取出來加以量化,這種量化會形成一大筆無形資產,因而它就會具有價值。

眾所周知現在世界上的信息量是無限的,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有限的注意力在無限的信息量中就會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

注意力之所以成為競爭目標,主要是因為:

首先,工業文明形成生產過剩導致競爭目標轉移。現在發達國家的一個大汽車廠一年的產量,能夠滿足世界各國一年的需要。類似過剩的生產力很多很多。我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力也已出現相對過剩,彩電、冰箱、布匹、自行車等已超過年需求的4、5倍。過剩的生產力同有限需求相比,從不足到過剩導致競爭目標從直接經營商品轉變為經營注意力。誰贏得注意力誰就是贏家。

其次,信息量的爆炸發展導致注意力的相對短缺。現在世界信息量以爆炸方式驟增,現已難以量化。但全世界的注意力卻是有限的。信息量的爆炸發展和過剩打破了與原來注意力的比例,造成注意力相對缺少,“物以稀為貴”,所以注意力不貴誰貴?

最後,互聯網絡迅速發展為競爭注意力提供了條件和手段。現在每過1秒鍾,全世界就有7個人首次上網。美國已有70%以上的家庭有計算機,已有4000萬人進入互聯網。目前,我國也有1000萬左右的人上網。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已有許多人在家中上網工作,有的人在網上的時間已占全部工作和生活時間的1/2。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助手,事事處處離不開。正是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力,網上自然就會產生商業機會,而注意力就形成了價值。

我們應該承認,農業時代主要競爭勞動力;工業時代主要競爭生產工具和技術;信息時代主要競爭知識和信息速度;後信息社會將主要競爭注意力和生物材料等。注意力中有財富而且必將引發財富的轉移。讓商品連著更多的視線。

但是,有人認為“注意力是一種橋梁,而不是財富”,“注意力是在分配舊經濟的財富,而不是在創造新財富”。用工業時代的觀念看待注意力必然得出這個結論。實質上注意力也創造財富。《財富》雜誌在上海的廣告發布權之所以3天賺了1000萬元,關鍵是《財富》雜誌上海會議吸引了世界的注意力,你能說注意力不值錢嗎?

注意力經濟時代的財富,包含了工業財富收入和信息資產兩部分。但在這裏注意力會通過信息資產轉移工業財富,按舊觀念,信息並不創造財富,隻有工業創造財富。照此理雅虎公司高於9%的收益不該歸他們,但他們通過吸引注意力,把工業財富分給了信息商。

許多掌握注意力的媒體、商家及網絡經營者都賺足了大把大把的鈔票。消費文明的轉移,必然導致工業文明財富向新的文明財富方麵轉移,在這種轉移中,世界的財富將被重新瓜分,而瓜分這種財富的“利刃”是“注意力”。

信息二字值千金

信息能使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信息能使一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商場上有句話“要想生意活,必須信息靈。”信息是經營的命脈和無形的財富。及時獲取和開發有用的信息,是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根本保證。一條信息救活一個企業,一條信息使一個窮人變成富翁,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即使你白手起家,缺乏資金、設備、廠房,隻要你善於捕捉與利用信息,你就可以使自己的腰包鼓起來。

江蘇省有個鄉鎮企業的經營人員,看到報刊上登載美國人愛養狗、北歐人喜歡鳥、意大利人愛養貓的信息後,便想到鳥籠、狗窩、貓窩之類在這些國家會有銷路。不久,他又看到一則信息,介紹新西蘭等國家用竹子製作鳥籠,銷往北歐國家。這信息進一步證實了他的想法,於是他就利用當地的杞劄柳原料加工成風格各異、多姿多彩的狗窩、貓窩、鳥籠,結果在廣州交易會上被外商看中,訂下了固定的長期供貨合同,打開了這些國家的銷路,自己也在“窩”裏變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