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創業者自身能力的修煉(1 / 3)

創業者的自我素質,自我判斷能力,自我思想準備,自我執行能力,自我的必勝信念,自我的智慧修煉,是創業成功不可缺少的基因。修煉要持之以恒,當你身經百戰、遍體鱗傷時,你的能力就會漸入佳境,不可同日而語了。

創業前必要的知識儲備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各大創業要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了專業知識與相關經驗,可以少走灣路、掌握該行業的市場演繹方向和可能變化的趨勢。

一個不起眼的事物現象,一般沒有注意到其有什麼商機,而知識和經驗較強的人會立刻會意到其中隱藏的商機,因為他會把出現的現象與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係統的分析,才能找到具有的商機。

一般情況下所要掌握的知識大致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將所涉足的行業裏的專業知識,包括技術、行業有關市場運作、分布狀況、競爭對手的情況、所搞的產品生命周期是上升期還是平衡期或者是飽和期下坡期,等等。

再則就是與經濟運作有關的法律,它包括經濟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證券法、銀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勞動保護條例、質量法等等。

這些法規既是讓自己不越軌的行為指南,免遭法律製裁與損失,又是防止被不法分子侵害的有力武器。

還要學習與掌握數學知識,特別是數理統計知識,有統計學的知識能在日常事務中應對自如。

此外,創業是極具挑戰性的社會活動,創業者除了快速提高創業的知識儲備,還要全麵的創業能力素質。

創業能力是一種特殊的能力,這種特殊能力往往影響創業活動的效率和創業的成功。創業能力包括決策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專業技術能力與交往協調能力組成。

1.決策能力。創業者要根據主客觀條件,因地製宜,正確地確定創業的發展方向、目標、戰略以及具體選擇實施方案的能力。

2.經營管理能力。創業者要根據人員、資金進行合理調配管理,經營管理能力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綜合能力,是運籌性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的形成要從學會經營、學會管理、學會用人、學會理財幾個方麵去努力。

(1)學會經營。創業者一旦確定了創業目標,就要組織實施,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學會經營。

(2)學會管理。要學會質量管理,要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創業者必須嚴格樹立牢固的質量觀。要學會效益管理,要始終堅持效益最佳原則,效益最佳是創業的終極目標。

(3)學會用人。市場經濟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市場、擁有顧客。一個企業沒有優秀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這個企業就不會有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個創業者不吸納德才兼備、誌同道合的人共創事業,創業就難以成功。因此,必須學會用人。要善於吸納比自己強或有某種專長的人共同創業。

(4)學會理財。學會理財首先要學會開源節流。開源就是培植財源,在創業過程中除了抓好主要項目創收外,還要注意廣辟資金來源。

(5)要講誠信。就創業者個人而言,誠信乃立身之本,“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如不講信譽,就無法開創出自己的事業;失去信譽,就會寸步難行。

3.專業技術能力。創業者要重視創業過程中知識積累的專業技術方麵的經驗和職業技能的訓練,對於書本上介紹過的知識和經驗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予以提高、拓寬;對於書本上沒有介紹過的知識和經驗要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要詳細記錄、認真分析,進行總結、歸納,上升為理論,形成自己的經驗特色,積累起來。隻有這樣,專業技術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4.交往協調能力。交往協調能力是指能夠妥善的處理與公眾(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客戶等)之間的關係,以及能夠協調下屬個部門成員之間關係的能力。創業者應該做到妥當的處理與外界的關係,尤其要爭取政府部門、工商以及稅務部門的支持與理解,同時要善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求同存異共同協調的發展,做到不失原則、靈活有度,善於巧妙的將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

5.創新能力。創新是知識經濟的主旋律,是企業化解外界風險和取得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創新能力是創業能力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與人們的知識、技能、經驗、心態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具有廣博的知識、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豐富的實踐經驗、良好的心態的人容易形成創新能力,它取決於創新意識、智力、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等。

上述五個方麵的基本素質中,每一項基本素質均有其獨特的地位與功能,任何一個要素都會影響其他要素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其他要素的功能和作用的發揮,乃至影響創業的成功。因此一個未來的創業者,不僅要注意在環境和教育的雙重影響下培養自己的創業素質,而且要重視其整體結構的優化,在創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的創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