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不知是他癡傻還是怎的,那麼多門派,那麼多許諾,什麼江山美人,什麼天下銀財等通通擺在他的眼前,可是他就是緊緊抓著手心裏的十兩銀子不放,十兩銀與天下財孰輕孰重?怕是三五歲的孩童也分得清楚,可是,他那時為何會選擇十兩銀子呢?是信譽麼?可是乞丐又怎麼會有信譽?
此時,落塵已憶不清當時所想了,隻是,要是他當時選擇了其他門派,現在的他又會是如何?
望著腳下的白雲青山,看著頭頂湛藍天空,落塵深深地呼出一口濁氣,抒發了一下胸中塊壘,今日乃是他這五年來第一次出宗,且晴光大好,應該高興才對,何必這麼麼多窮酸感慨?!落塵搖頭,自嘲地笑了笑。
玄真門位於巍巍青城山之上,立派兩千餘年,曆史悠久底蘊雄厚,雖然門中弟子不似三清正宗那般號稱五千,但也有近三千之眾。
在修道界,門中弟子多少是衡量一個門派大小的重要標準之一,畢竟修道不似其他,隻要能養活人便行,一位弟子從入門到修為小有所成,不僅需要師門長輩一對一的教導,且還要耗費數目可觀的天才地寶,畢竟,不管是畫符布陣還是養身煉器,所需之材都不是沒什麼靈氣的凡俗之物,是以能支撐得起千人修行的門派,其實力絕不容小覷。
一般來說,門中弟子越多,門派就越大,像三清正宗這樣號稱“弟子五千、上清三百,所藏之豐甲天下”的門派,被稱為正道之首當然是受之無愧。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同樣身為正道三大門派的淩霄閣便不以弟子眾多著稱,淩霄閣山門神秘異常,別說常人,就是連很多修道界之人也不知其所在何處,淩霄閣擇徒極為嚴格,非是有大機緣、大宿慧、大天資者絕不錄入門中,是以往往兩三百年也收不到一位弟子,但相對應的,隻要是從淩霄閣走出的,那便定是能攪動天下風雲的天才俊彥!
如今玄真門的掌門為玄真子,其下有玄明子、玄清子等七位有道真人,如三清九脈一般號稱玄真七子,玄真子雖然沒有飛升之質,但其修為也是深不可測,且也如上陽真人一般,常年處於閉關狀態,隻是,玄真子沒有上陽真人那般能為,不能分出一縷分身來處理門中事務,是以玄真門平常事務都是由玄真七子共同商議決定的。
隨著青鸞的振翅,正陽真人一行四人很快便出了華陽山脈範圍,飛入中原地帶,過了中原向西行,便是茫茫秦嶺群山,越過秦嶺,便是巴蜀大地了,而玄真門,便是位於巴蜀的青城山之上。
望著雲下宛如一個寶盆般的巴蜀盆地,正陽真人突然開口,問道:“落塵,你入門之前不是生在巴蜀麼?此時要不要順便下去看看?”
落塵望著腳下的巴蜀盆地,心中意義難明,他以前便是生活在巴蜀的青蓮鎮內,其實,說是生活,倒不如說是掙紮求存更為恰當,畢竟,做乞丐的,哪兒有什麼生活一說。
腦海中不斷閃過當年做乞丐之時的畫麵,心中慢慢憶起當時的諸般感想,落塵輕歎一聲,道:
“就不耽擱行程了吧。”
正陽真人微微點頭,繼續示意青鸞向青城山飛去。
其實,落塵不是不想回去看一眼,隻是,就算他回去了,還能看到他存在過的痕跡麼?別說痕跡,恐怕連當年那賣饅頭的肥橫老板都早已把他忘了吧。
與其歸去,不如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