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輕人在芝加哥的一家印刷廠工作,他想開家小印刷廠,自行創業。他去見一家印刷材料供應店的經理時,表明了他的意願,並表示希望對方能讓他以貸款的方式買一部印刷機及一些小型的印刷設備。
這位經理第一個問題就問:“你自己是否有些存款呢?”
這位年輕人確實存了一點錢。他每個星期固定從他那30元的周薪裏提出15元存入銀行,已經存了將近4年。他獲得了他所需要的貸款。後來,對方又允許他以這種方式購買更多的機器設備。到今天為止,他已經擁有了芝加哥市規模最大、最為成功的一家印刷廠。
機會存在於各處,但隻能提供給那些手中有餘錢的人,或是那些已經養成儲蓄習慣,而且懂得運用金錢的人,因為他們在養成儲蓄習慣的同時,還培養出了其他一些良好的品德。
已故的摩根先生有一次說:他寧願貸款100萬元給一個品德良好且已養成儲蓄習慣的人,而不願貸款1000元給一個沒有品德且隻知花錢的人。
如果你沒有錢,而且也尚未養成儲蓄的習慣,那麼,你永遠無法使自己獲得任何賺錢的機會。這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事實。
我們再重複一次也無妨,幾乎所有的財富,不管是大是小,它的真正起點就是養成儲蓄的習慣。
把這個基本原則穩固地建立在你的意誌中,那麼,你將走上經濟獨立之途。
一個男人因為忽略了養成儲蓄的習慣,以至於終生工作勞苦,無法擺脫。這是一個悲慘的景象。然而,在今天的世界上,卻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過著這種生活。
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由”。如果沒有相當程度的經濟獨立,一個人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一個人被迫待在一個固定的地點,從事一件固定的工作,每周,每天要做上好幾個小時,而且要做上一輩子。從某些方麵來說,這等於是被關在監牢裏,因為一個人的行動已經受到限製。事實上可能還比不上監獄中的“模範囚犯”,有時候甚至比一般囚犯還更可悲。因為,被關在監獄中的囚犯,至少不必再費神為自己去找個睡覺的地方,以及為自己找些吃的東西和穿的衣服。
要想逃避這種自由,被剝奪的無期徒刑,唯一的方法就是養成儲蓄的習慣。然後永遠保持這個習慣,不管你必須要做多大犧牲。
除了這方法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逃避這種困境了,除非你是很少數例外中的一分子。
債務使人變成奴隸
光是貧窮本身就足以毀掉進取心,破壞自信心,毀掉希望,但如果再在貧窮之上加上債務,那麼,成為這兩位殘酷無情監工的奴隸的人,注定失敗無疑。
隻要頭上頂著沉重的債務,任何人都無法把事情辦得完美,任何人都無法受到尊重,任何人都不能創造或實現生命中的任何明確目標。
拿破侖·希爾有一位很親密的朋友,他的收入是每個月10000美元。他的妻子喜愛“社交”,企圖以10000美元的收入來充2萬美元的麵子,結果造成這位可憐的家夥經常背著大約10000美元的債務。他家裏的每個孩子也從他們的母親那裏學會了“花錢的習慣”。這些孩子們現在已經到了考慮上大學的年齡,但由於這位父親負債累累,他們想上大學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結果造成父親與孩子們發生爭吵,使整個家庭陷於衝突與悲哀之中。
很多年輕人的結婚之初就負擔了不必要的債務,而且,他們從來不曾想到要設法擺脫這筆負擔。在婚姻的新奇味道開始消退之後,小夫婦們將開始感受到物質匱乏的壓力,這種感覺不斷擴大,經常導致夫妻彼此公開相互指責,最後終於走上法庭離婚。
一個被債務纏身的人,一定沒有知音,也沒有心情去創造或實現理想,結果是隨著時間流逝,最後開始在自己的意識裏對自己作了種種的限製,使自己被包圍在恐懼與懷疑的高牆之中,永遠逃不出去。
“想想看,你自己及家人是否欠了別人什麼,然後下定決心不欠任何人的債。”這是一位成功的人士所提出的忠告,因為他早期有很多很好的機會,結果都被債務所斷送了。這個人很快地覺醒過來,改掉亂買東西的壞習慣,最後終於擺脫了債務的控製。
大多數已經養成債務習慣的人,將不會如此幸運地及時清醒及時挽救自己,因為債務就像泥漿,能夠把它的受害者一步一步地拉進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