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人難養(1 / 2)

過幾天便是八月十五,乃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因這一天月亮滿圓,故也叫團圓節。姑父新亡,留下姑母和表妹孤寡冷清,林鳳生正是奉了父母之命特來陪他們共度佳節。俞三白則是護送他前來,順便祭拜故人。

雖然還未至佳節之期,城裏卻已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各式各樣的花燈,應有盡有的貨物,摩肩接踵的行人,沿街叫賣、討價還價,直看得林鳳生和梅若雪目不暇接。

梅若雪帶著林鳳生逛了大半個蘭溪城,買了些幹果蜜餞、衣服首飾之類的東西,各自手中盡是大大小小的包裹。梅若雪在貨攤旁東張西望、挑挑揀揀,仍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林鳳生卻已累得老大不耐煩,見街邊有家茶樓,喉頭不禁有些幹渴,道:“表妹,我有些口渴,到前麵歇會兒再走吧。”

梅若雪笑道:“隻怕你是走不動了吧,卻來說是口渴。連一個女孩子家也還不如,當真沒用得緊。這就叫百無一用是書生了,哈哈,以後也別讀什麼勞什子的聖賢書了,還是跟著我練武功實惠些。”

林鳳生心中大是不以為然,取出折扇搖了搖,悠然自得的道:“動手動腳,有失斯文,我可不喜歡。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方為讀書人的正道,置身其中其樂無窮。然而這其中的妙趣你自也是不懂的,我也不來與你多說。”說罷徑自進了茶樓。

梅若雪嗔道:“不說便不說,好稀罕麼,我才不愛聽呢。臭書生,死表哥,掉書包,酸溜溜。”

林鳳生進了茶樓,揀了處臨窗的位子坐下,要了壺好茶和幾碟小菜。梅若雪氣呼呼地進來,將手中的東西往桌上一扔,道:“在這裏看著東西,慢慢的享用吧,我還需買些物什,去去便回。”

林鳳生應了,問道:“不喝口茶麼?”梅若雪道:“不渴”轉身出店去了。

林鳳生倒了杯茶啜了一口,但覺舌底生津、唇齒留香,其味大是不俗。一問店家方知此茶名為“太華”,產自永昌府順寧縣,乃是當地四大名品之一。

順寧四大名茶分別是:清明春尖、雲霧玉露、金秋穀花、銀霜太華,四種茶合起來便喚作“四季茶”,照此時節順序,這太華茶當屬冬茶。

林鳳生心道:“順寧與我家相距不過百裏,我卻不知此處竟出產這等好茶,當真是孤陋寡聞了。“再飲一口細細品味,不禁讚道:“此茶入口清柔回味悠長,足以與蘇杭名茶相媲美。不想順寧這般偏遠的小鎮竟也有如此高超的製茶工藝,實在是難能可貴。”

那店家五十餘歲年紀,形貌猥瑣,聽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忙賠笑道:“此茶出產鄉野,品質雖然不錯,卻是難登大雅之堂。公子家境殷富,隻怕還是頭一回飲此等鄉茶。”

林鳳生道:“家境殷富倒是談不上,隻因敝上祖籍中州,家父喜飲江南茶葉,便不免錯過了如此佳品。”

正說間聽得門口有吵鬧之聲傳來,那店家忙上前查問。卻是店裏的夥計跟幾名乞丐在吵嘴。

乞丐共有三人,一老兩少,俱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麵,手中各自拿著一根竹棒和一隻破碗。

隻聽那老丐道:“我們哥幾個原本就是吃百家飯的,到你店中來討碗冷飯吃那又有什麼稀奇?你小子不給也就罷了,卻來汙言罵人。”

另外兩名年輕乞丐用竹棒敲著破碗叫道:“豈有此理,沒見過像你這般小氣的店家!”“不錯,你這小二八成是小氣鬼投胎”。

店伴叫道:“我便罵你了怎的?店裏沒有剩菜剩飯打發你們三個臭叫花子,說沒有就是沒有!”

那店主見是討飯的乞丐,頓時一臉鄙夷和厭惡之色,上前陰陽怪氣的道:“小店本小利薄,可伺候不得諸位花子大爺,要討飯趁早到別處去,可別礙了小店的生意。”

那店伴見東家上來幫腔,膽氣更足,抬腳便向那老丐踢去。口中罵道“快滾快滾”,言行間盡是鄙視無禮之意。

老丐一個踉蹌向左跌開了兩步,便似喝醉了酒站立不穩一般,堪堪避開了店伴踢來的那一腳。手中竹棒隨手在店伴抬起的腿彎裏一戳,那店伴隻覺腿上一陣酸痛,便即單膝跪倒在地。

那老丐笑眯眯地道:“知錯便了,跪下卻也不必。”

那店伴一臉惱羞之色,哼哼卿卿地爬起來,紅著臉作聲不得。店主見狀知是那老丐做的手腳,大罵道:“花子無禮,乞討不成卻來戲弄我的夥計,若還死賴著不走,我可要報官了!”

老丐笑道:“你這店家忒也不講道理,明明是你縱容夥計罵人行凶,卻來反咬一口。打開門做生意,怎可如此對待客人。”

那店主聽他們自稱是客更增怒氣,呸了一口道:“你們算哪門子客人,正所謂叫花子進門——得寸進尺,當真是晦氣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