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父母離去前兒女要做的59件事3
第三章 品嚐人間美味,讓父母生活多“滋”多彩
父母嚐盡了人間的辛酸和苦寒,卻從來沒有靜下心來品嚐生活的甘甜和醇美。他們把家庭的重擔挑在肩上,並已將此作為一種信念,在困難的時候他們咬緊牙關,讓眼淚留在心裏,而把最燦爛的笑容留給孩子。
趁著他們身體還健朗,帶他們去品嚐人間美味,讓他們吃些平時不舍的,讓他們吃得舒心,吃得健康,讓他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跟爸媽一起嚐試做菜
文/王璐
“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是一首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兒歌,但是對我來說,它卻有著深刻的意義。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分開了,是媽媽一個人撫養我長大。每天忙著上班工作,還要無微不至照顧我的生活,忙裏忙外的特別辛苦,媽媽她對我的要求也特別嚴格。從小到大每天都嘮嘮叨叨叮囑我幾點應該起床,幾點應該睡覺,天氣涼了應該穿什麼衣服,她說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上學後,更是說個不停每天放學回家晚上都要詢問我一天的學習情況,有沒有認真聽課,有沒有和同學鬧矛盾等。有時真覺得沒完沒了的有點不耐煩,但日子久了就養成了這種習慣。
媽媽有個特別的好手藝,她做的烤蛋卷特別的好吃,鬆軟適中,略帶些甜味。媽媽看我喜歡吃就每天早起為我做上一盒,帶到學校作為午餐。每次我說媽媽做的蛋卷好吃時,她總是毫不謙虛的自賣自誇的說:“就是放在飯盒裏涼了也很好吃啊”於是,我們倆就哈哈大笑。
說真的,媽媽做的蛋卷不僅好吃,她對我的成長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學吵了起來,事後雖然很後悔,但也不好意思去學校見麵道歉,於是,我躲在家裏不想去學校,也不想見同學,也很少出門,就鬼使神差的逃了一段時間的課。
那段時間媽媽每天早上為我做好飯菜急急忙忙就去上班,看著她每天很疲勞的樣子,我的心理也很內疚,可也不想她為我操心難過,也假裝若無其事的每天把媽媽裝好的飯盒吃的幹幹淨淨,我以為媽媽不會知道這些事的。
一天,我吃著吃著發現飯盒裏夾了一張紙條,打開一看上麵清清楚楚地寫著:“在學校裏和同學一起吃便當,味道才更香,媽媽。”這簡短的幾個字向暖流一樣瞬間溫暖了我的身體,我一下就哭了,我一邊哭一邊把飯盒裏的蛋卷吃完,覺得今天的蛋卷比以往更加的香甜好吃,這一刻,我感到無比的幸福,我真的懂了往日媽媽的嘮嘮叨叨,和對我的嚴格要求都是她對我無限的關心和愛護。這一刻媽媽在我心裏是那樣的美麗,細心,溫柔和體貼,這一刻我找不到任何能代表我對媽媽感激的言語了。說來也奇怪,這黃裏透紅的蛋卷似乎也帶著一股神奇的力量讓我的周身充滿了力量,讓我漸漸的振作起來。
第二天,我鼓足了勇氣來到學校真誠的和同學說了聲對不起。我如釋重負心裏充滿了感激。從此,這黃燦燦的蛋卷成了我一輩子吃不夠的美食。也成了我們家的寶貝。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做了媽媽,我的女兒也漸漸長大,上了幼兒園,我想認認真真的把媽媽做蛋卷學好給女兒吃。
有一天,我回到娘家,讓媽媽交我做蛋卷。媽媽驚異地對我說:“我以前教過你呀,你怎麼都忘了?”我撒嬌地說:我以前不懂事,認為有媽媽做給我吃就行了,現在為了我女兒學呀。聽我說完,媽媽高興地點點頭挽起衣袖一邊忙乎,一邊對我說蛋卷的做法:
主料:雞蛋、麵粉
配料:白糖、植物油
做法:把雞蛋打碎調勻,麵粉,白糖跟打好的雞蛋放到一塊攪拌……
一盤香噴噴,黃燦燦的蛋卷就做成了。做蛋卷的過程雖然簡單,但要想做出又好看又好吃的蛋卷也是不容易的,隻有付出真摯的感情,和細心才能做好。
雖然是一道簡簡單單的蛋卷,沒有山珍海味的味道,也沒有太多精雕細琢的看相,但是,對於我來說,它卻有著任何一種菜品也無法替代的美妙味道——媽媽的味道。這道家傳菜,不僅記載著我童年的美好記憶,更記錄著母親為我操勞的一生。學會家傳菜,不僅僅是體會父母為家庭的付出,更是體會,做父母在家庭中的重要意義。
溫馨寄語
當我們走進廚房,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時,總會忍不住想,他們為我們操勞一生,在飲食方麵對我們的照顧更是關懷備至,我們應該在廚房那小小的幾平方米為父母多分擔一些生活的瑣事。平日不妨多與父母下廚房,用心做出幾道既有益於父母健康、又美味可口的菜肴,看到父母吃得舒心,開心,就是子女最大的滿足。
羅列父母喜歡的口味,做一份美食檔案
文/青山
蘇雲接到閨密青青的電話,說是下午一起去喝茶,她很高興地答應了。兩個人痛痛快快地逛了半天街,終於累的走不動,於是決定到附近的咖啡廳去聊聊天。
“最近你爸媽身體怎麼樣?”蘇雲和青青有段時間沒見了,青青的父母一直對自己很好,心裏一直有些惦記。沒想到一向沒心沒肺的青青歎了口氣,“身體都還好,但我就是覺得能陪在他們身邊的時間太少了。”
青青告訴蘇雲,不久以前她和自己的表弟一起去逛街的時候看見過幾件衣服,覺得不錯就給爸媽買下來了。閑談時問表弟怎麼不也給父母買件衣服,才發現表弟不是不想買,而是根本不知道買什麼。朝夕相處了那麼多年,他連自己父母喜歡的顏色和款式都不知道,甚至於連父母常穿什麼樣的衣服都沒有留意過。
當時她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還暗自責怪表弟太辜負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她委婉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後,表弟理直氣壯地說,媽媽看到我亂花錢會生氣的。青青這才發現,也許做子女的都早已習慣了父母的節省和隨和,從沒有奇怪過父母是否有自己的喜好和願望。
“後來經過另外一件事我又一次確定了我自己的想法,原來我這個自認為很了解父母的乖女兒也是那麼不懂事。”青青喝了一口茶,給蘇雲講了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時的事情。
青青平時在外地工作,沿海的大城市,吃海鮮的機會多,於是她想著一輩子待在這個小縣城的父母一定沒見過那麼好的海鮮,每次回家都會帶一些回來。父母看到她拎著大包小包總會很開心地笑,但對她帶回來的東西卻很少動。她想一定是父母怕她辛苦不舍得吃。就告訴父母沒有關係,如果吃完她會再買回來。
再次回家時青青特意帶了比原來多一倍的東西,到家後,那些價格不菲的海產品很快就不見了。青青很高興,這次父母總算想開了。可她詢問味道好不好時父母卻支支吾吾,再三追問下才知道原來都分給了來串門的親戚朋友。青青這下惱火了,特意托同事又寄了一些過來,親自給父母做了吃。
沒想到到了晚上,母親開始腸胃不舒服,接著就是不聽的嘔吐,父親也覺得呼吸困難,十分難受。青青嚇了一跳,不知道是不是送來的海鮮變質了的緣故。急忙把父母送到了醫院,檢查之後才知道,母親的腸胃很脆弱,根本受不了海鮮,吃一點就會吐,父親直接是對海鮮過敏,可為了讓她高興,冒著生命危險還是吃了。青青哭得死去活來,沒想到自己的好意給父母造成了這麼大的困擾。她這才明白父母這麼多年一直不吃海鮮的真正原因。
“我真是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連爸媽這麼重要的生活習慣都不知道。”青青的眼中滿是自責,“幸虧這次沒什麼大事,不然我真的要恨我自己一輩子。”
“說來這件事情也真是奇怪,如果是我們生活中的其他人,即便是稍微熟悉一些的朋友,對彼此的飲食喜好也是了解的。可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我們的父母卻總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什麼事情都沒留意過。隻怕對客戶、對上司、對男朋友,咱們都不可能事這麼漫不經心的態度。”
也許就是因為習慣了父母在身邊的陪伴,習慣了一起生活,習慣了父母總是把孩子的喜好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們都沒有問問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興趣愛好是什麼。有時即便知道了,也因為各種原因遲遲不能實現,不能幫父母完成心願,以致最後終於成為了終身的遺憾。到那時候再追悔莫及,真是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