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九曜八神局(2 / 2)

“七星降氣?”秦楓並不是不知道這個七星降氣,隻是自己目前的道行還不足以看到天象與地接之間的一些東西,像鬼怪之類的,通常自己隻有借助開陰陽的方法來達到觀測。

而秦爺與老王頭就不同了,百年樹人,他們的道行足以洞察周圍的一些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但即便是能看到,也是看不清的。所以,到了該需要看清的時候,他們肯定會開陰陽。

眼下便是到了這種關鍵時刻。無論是秦楓還是秦爺、老王頭,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秦爺用劍指在秦楓和自己的眉心一點,稍後口中默念了幾聲咒語後,便迅速的開了陰陽。而老王頭的動作絲毫也不遜,在秦爺開完之際,已經是替林若晨、方語以及周勤開了陰陽。

“這就是……七星降氣!”秦楓目瞪口呆,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後真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來形容才好。

“秦老爺子,那遠處的騰龍山上白蒙蒙的一片是什麼呀……”對於七星降氣,周勤並不知道。而防禦也是不知,待看了這麼詭異的現象後,差點沒叫出來。

確實,眼下這般情景真的是很難令人想象。騰龍山綿延壯勢如今卻被一陣白蒙蒙的霧氣繚繞,那陣霧氣像是刻意的停留在那,破開烏雲而直插雲霄,看不出與天際連接的一絲縫隙來。

“是七星降氣。”秦楓解釋給不懂的周勤和方語聽。

七星降氣,是指北鬥七星以及左輔、右弼兩顆輔星所對應下來的天靈地氣。在古代曾經就有專門研究星象與人事關係的觀天派。這一派起源很早,大致可追溯於戰國時期(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間)齊國的甘德和魏國的石申。這兩個人因為其自身的天文學研究以及著作而被觀天派秉承。尤其是甘德的《天文星占》與石申的《天文》這兩本書,對古代的天象研究差生了極大的作用。後來有人便將這兩本書統和成了一本,稱之為《甘石星經》。

觀天派主攻天象研究,所以對北鬥七星的探索自然少不了。其中觀天派在經過長期的實踐已經融入了道教後,便發現了北鬥七星在某種特殊的環境下會將天靈地氣與地界相連,進而形成了七星降氣。

但他們對於七星降氣的探索也隻是停留在表麵上而已,並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且七星降氣這種現象隻有在非常特殊的黃驚嚇才會出現,所以並不為廣大觀天派熟知。乃至後來人們漸漸忘記了七星降氣。

不過在經曆了時代的變革與進步後,人們對天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一直到宋朝,當時天師道的第二十六代天師張嗣宗在經過相關的驗證後發現,七星降氣隻出現在七星變動的時候。而造成七星變動,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那幾乎是神乎其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