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千年圖紙(2 / 2)

“平麵圖?”梁灣有些意外。她以為會是黃金或者舍利子之類的。

“漢代的建築設計圖。”對方從匣子中拿出一張紙,在茶幾上攤開。

是一張彩色複印件,能看到碧璽的綠色嚴重影響了閱讀,且已經碎成了好幾片,是經過修複黏合的,上麵的圖案確實是一張平麵圖,描繪了一個巨大的建築群。有著無數的建築體係,樓台、塔殿、長廊、亭閣……什麼都有。看起來就好像“清明上河圖”的一部分,規模幾乎等於一個小型的城鎮。

這張設計圖上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這片建築群中有著大量的城牆一樣的建築,他們都圍繞著中心的一個奇怪區域。這個區域,大概是一座山,或者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城牆一圈一圈地圍繞,似乎是這塊奇怪岩石四周的防禦工事。

沒有任何的文字和線索可以判斷這張圖畫的是哪裏。

“就是這個東西,把黃嚴搞瘋了?”梁灣覺得不可思議。除非這張圖裏有自己不知道的蹊蹺,否則,就可以肯定黃嚴精神上的變化,和匣子裏的東西沒有關係了。

對方拿出了另外一張紙,同樣是一張彩色的複印紙,能看出也是非常古老的文件了,但是應該是印刷機器印刷的。看鉛印字,應該是解放後的工程圖紙,同樣複雜,但是比例尺和所有的線段,都是精細的數字標識,梁灣看到了圖紙的手寫批注:

古潼京8工程部1977年審批

他把兩張圖紙放在一起,梁灣不是笨人,看這個舉動就知道對方是什麼意思,她立即對比兩張圖的細節。她發現,這兩張圖雖然風格不同,但是,它們畫的是同一個建築群。線條、區域、結構,完全一樣。

而且,她能看到1977年的這張建築圖,圖樣並不完整,而從漢代的石函中取出的這張古圖,細節上要比1977年的建築圖充分很多。她甚至在兩張圖中幾乎相同的位置,看到了相同的圖形表達形式。

現代的建築圖上,是不可能使用古代的圖形表達標記的,這樣的情況隻有一個結論:

1977年的圖紙,是按照漢代的這張圖紙重新臨摹繪製的。

也就是說,在20世紀70年代,內蒙古有一個工程公司,竟然用1900多年前的古代設計圖,在沙漠中修建一個奇怪的現代工程。

梁灣非常驚駭,她看向對方,想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對方顯然預料到了她的舉動,隻是搖頭:“我無法回答你這個問題,而且,告訴你多少東西,由我決定,你大可不必提問,聽我說完就可以了。”

梁灣不理會對方的威脅,直接問道:“你們是幹盜墓這一行的,對這樣的圖很清楚,難道這兩張設計圖,都和某個古墓有關?”如果是和財寶有關,那對於她來說,這件事就沒那麼有趣了,她的目的是那個之前見過的病人,其他的一切和她無關。

男人沉默了一下,沒有回答,梁灣有點激動地點起一根煙,又問了一遍,男人才拍了拍那隻匣子,自顧自說道:“這是漢代很珍貴的文物,你帶去首都博物館,可以換取很多資源,它非常貴,請妥善使用。重要的是,好好地看剩下的這些文件,我希望你能幫到我們。”說著,男人抖了抖西裝起身,摘掉她嘴巴上的煙,掐掉,伸出手來和她握了握,就轉身往門口走去。

動作非常迅速,行雲流水,有點戲台上的那種感覺。梁灣愣了愣,叫道:“別那麼快走啊,我還有好多問題。”

對方在門口停了下來,看了看自己的手機,說道:“我說了你不可以提問題,既然你不把我的話當回事,那我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她算是聽到了第一聲關於詢問的回答,門就被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