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發生在人體中的奇異現象(2)(2 / 3)

印度把氣功和練氣功的師傅統稱為瑜伽。一個訓練有素的瑜伽,可以連續多天不吃、不喝,使心跳加速或減慢,甚至停止跳動。

1935年,印度馬德拉斯省的一位名叫克裏什納馬哈裏的瑜伽,自稱能使心髒停止跳動。法國心髒病專家布洛斯醫生進行了現場觀察。這位瑜伽入靜後,試驗開始了,他的脈搏和心音都不見了,心電圖呈一條直線,證明其心髒已停止跳動。但試驗結束後,瑜伽依然活著。

印度烏台浦爾邦醫科學校的醫生對瑜伽進行過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觀察。一位叫薩蒂雅穆爾蒂的瑜伽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活埋”了整整8個晝夜。此後,人們打開墓穴後發現,瑜伽仍然以試驗開始時的姿勢坐在原地。試驗過後,瑜伽的體重降低了4.5千克,但其機體的新陳代謝始終沒有停止,也無明顯的降低。

在瑜伽接受試驗的過程中,心電圖記錄出人意料:被“活埋”兩小時後,瑜伽心跳加快,第一晚竟然達到每分鍾250次;傍晚時,心電圖突然出現了一條直線,醫生們以為瑜伽死了,要停止試驗。但瑜伽的助手認為沒有必要。後來,在預定結束試驗前的半小時,心電圖又開始出現曲線,心跳記錄是每分鍾142次。

是什麼原因使心電圖出現直線呢?瑜伽和人的身體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這些至今仍然是個謎。

人體生物鍾

每個人的家裏幾乎都有一個鍾,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該起床,什麼時候該吃飯或睡覺。然而每個人的身體內也有一個“鍾”,即人體的生物鍾。

從單細胞生物到高等動植物,其生理功能和行為表現都具有多樣性。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多種多樣的生理功能和行為表現都有一個共同規律,那就是二者的起伏消長都有一定的時間屬性,形成了有規律的節奏。比如,許多動物在白天歡叫飛騰,一到夜晚就寂靜無聲;春天萬物複蘇,百花盛開,秋天瓜熟蒂落,草木枯黃;潮水定時起落,等等。科學家把這種節律性變化稱為生物鍾。

人體和其他生物體一樣,生理功能和行為表現也有一定的節律性,也有生物鍾。比如,人在白天精力旺盛,頭腦清醒,適合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夜晚則體態疲乏,大腦遲鈍,需要休息和睡眠。

現代生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體內血液的成分和凝血的時間、眼內的壓力、腎上腺素的分泌、直腸的溫度、尿液的成分等都有周期性的變化。這些都是生物鍾所起的作用。

人體生物鍾還能進行自我調控。它既能監控智力、體力,又能監控人的情緒,並且對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適用,可以貫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毫不誇張地說,掌握了人體生物鍾,就掌握了人生的主動權。一個人的全部生活,包括飲食、起居、運動、學習、工作、婚姻等,均可通過掌握和調節生物周期(即利用生物鍾的高潮期與低潮期)以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他的生物鍾是“百靈鳥”型的。他說:“我所完成的一切都是早晨做的。30年來,我都是清晨5時開始一天的工作,一直忙到晚上8時。30本教育方麵的書和300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晨5時到晚上8時之間完成的。”

恩格斯的生物鍾則是“貓頭鷹”型的。他每天早飯後閱讀報刊,處理來往信件;午飯後去公園散步,然後開始工作,除1小時的晚飯和休息時間外,他通常一直工作到淩晨2時。

能夠消化玻璃的人

在廣州羅定有一個吃玻璃如同吃冰塊一樣的奇人,這個年輕、瘦削的小夥子名叫潘文海。在高二時為了轉移對出智慧牙時所引發的牙痛的注意力,就將一塊碎玻璃放進嘴裏大嚼起來,然後吞掉。當他發現沒有引起身體的不適後,便時有吃玻璃的行為發生。一次他與同學比試咬玻璃的比賽,他將兩盒裝葡萄糖的十幾厘米長的玻璃瓶全部吃掉,令在場的同學大吃一驚。

在沈陽也有這樣吃玻璃的“奇人”。有人親眼目睹了他將一個燈泡打碎,把玻璃片放進嘴裏大口大口嚼起來。人們問他玻璃的味道如何時,他邊吃邊說:“我覺得它比鍋巴還香,嚼玻璃就像嚼冰糖一樣。”他一邊吃還不時地將舌頭伸出來給人看他已經嚼碎的玻璃。吃完了燈泡、玻璃杯,他又讓鄰居給他找來他認為最願意嚼的啤酒瓶子。他將一個普通的啤酒瓶子砸壞,然後用手將上麵的玻璃一塊一塊掰下來放在嘴裏,“哢吧哢吧”地咀嚼起來,令在場的人驚愕不已。

每次他吃完玻璃杯後,身體上絲毫沒有不良反應。在1997年的時候,他在醫院作了檢查,醫生發現他胃裏並沒有任何遺留物,但大夫對他吃玻璃竟能消化的現象也無法講出道理。

山東曹縣也有個同樣吃玻璃的人。醫生對他的身體經過檢查後發現,從他食道、胃裏邊,他跟正常人的黏膜上麵、形態上麵沒什麼異常。但是能明顯地看到他的食道和胃裏邊是有炎症性的反應。

玻璃的成分,胃酸對它來說是不起什麼作用的,胃酸的ph值是0.9~1.5,對玻璃是不能消化掉的,從口裏邊進去,經過食道,經過胃、腸子,經過漫長的消化道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