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日本之後,舉國震動,尤其是動物學家、古生物學家們更是興奮,他們在對照片進行了分析之後認為:“這不像是魚類,一定是非常珍貴的動物。”各國著名生物學家都對這件事給予了極大的興趣和關注。
這次發現給生物學家們保留下了三個線索:一是怪獸的4張彩色照片,二是四五十根怪獸的鰭須,三是矢野道彥先生在現場畫的怪獸骨骼草圖。
照片:從照片來看,它的頭部甚小,與現存的所有鯨魚類的頭骨截然不同,而且頸部奇長,特別是有4個對稱的大鰭,這就沒有其他海洋動物或魚類可以與它相提並論了。
鰭須:這是留下的唯一重要物證。它是怪獸鰭端的須狀角質物。長23.8厘米,粗0.2厘米,呈米黃色的透明膠狀,尖端分成更細的三股,很像人參的根須。
骨骼草圖:草圖左上方寫著“10時40分吊起”。怪獸骨骼長10米,頭和頸部長約2米,其中頭部45厘米,頸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長2米,根部粗12厘米,尾端部粗3厘米,身體部分長約6.05米。
雖然上述這些記錄和證據非常寶貴,而且成為科學家們研究、鑒定、探討的依據,但是要靠它們來確定怪獸究竟是何動物還缺少依據。因為沒有實物,無法與已知的各種動物和古生物的化石骨骼作比較,也就無法對比鑒定。所以,科學家們至今還對此爭論不休。
有人懷疑它是7000萬年前便已絕滅了的蛇頸龍的子孫,認為它是“活著的蛇頸龍”。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鹿間時夫教授認為:“從照片上看,僅限於爬行類,然而可以考慮太古生息過的蛇頸龍,可以說是發現了名副其實的活著的化石。”這種說法轟動一時。
但是東京水產大學對怪物須條進行了蛋白質的分析後,發現它的成分酷似鯊魚的鰭須,於是報紙、新聞又轉向鯊魚說。但究竟是不是鯊魚呢?迄今為止,圍繞著太平洋怪獸到底是什麼的問題,科學家們仍然在議論紛紛,人們都盼望在南緯43°53′、東經173°48′曾經打撈上怪獸屍體的地方,有一天會再現怪獸的蹤影。
喀納斯湖中的水怪
一提起喀納斯湖,最令世人關注的就是湖中的“水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陸續有人稱在喀納斯湖中發現了水怪,這吸引著大量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
1987年新疆環保科研所的一支考察隊中的數名隊員便發現了這一“水怪”。7月24日,新疆環保所考察隊員登上了湖邊的駱駝峰,從峰頂上的一個八角亭上向湖麵上望去,湖麵上突然有一團團褐紅色的水藻漂浮著。一個拿著望遠鏡的隊員喊道:“快看!大魚!那是大魚!”隊長連忙接過望遠鏡仔細觀察,此刻那些像水藻的紅色東西開始浮出水麵,這些水藻團正是大魚。在望遠鏡中,魚頭上巨大的眼睛清晰可見,到了中午,這些巨型的怪物竟然聚集了有六十多頭。據當時親眼目睹這一壯觀的隊員說,魚頭的寬度有1米~1.5米,魚長10米以上,最大的魚竟有15米長,重量大約有2噸。如此巨大的魚是不是鯨魚或者其他巨型生物?
生物學家否定了這種猜測,因為像鯨魚這樣的生物隻能生活在海洋環境中。像喀納斯湖屬於淡水湖,是不可能有鯨魚的。況且,從外部體征來看,顏色、體形等方麵兩者都有很大的區別。那麼到底這是何種生物呢?它為什麼會生活在喀納斯湖?能不能捕獲到一隻呢?隊員們立即動手製作了兩個巨大的魚鉤,再放上羊腿和活鴨,希望能夠釣到實物。但是沒有成功。雖然沒有實物作證,但是考察隊員們的親眼所見說明往日的傳說並非無中生有。此外,新疆大學也組織了考察活動,據新疆大學考察隊的隊員們稱,他們在湖裏發現了一條有“北京吉普車”那樣大的魚。種種研究考察的結論都證實了喀納斯湖有水怪這件事,一時間這個小小的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消息一傳開,不少外國科研機構和觀光者紛紛來到這個冰山腳下的小湖邊,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一睹“水怪”的真麵目。同時,所有的人都在追問,這個巨大的“水怪”到底是什麼呢?
有人提出,這種生活在湖中的奇特生物就是巨型的哲羅鮭,它屬於鮭形目鮭魚科,是一種產於北方的冷水型食肉魚類,它在繁殖季節魚體呈紅褐色,因此當地人又叫它“大紅魚”。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理由是這哲羅鮭一般身體不會超過2米,據曆史記載,最大的體長也不過3米多,體重最多為500多千克。雖然水怪的體色與繁殖期的哲羅鮭相似,但是哲羅鮭在個頭上和水怪還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