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計量測試技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通道
特別關注
創新引領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未來。近些年來,我國科技成果不斷湧現,正處於量變到質變的時期。基礎研究是關係能否早日實現質變突破的帶有決定性的因素。“科技要發展,計量須先行”。計量測試技術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術。計量測試技術的創新不僅對計量技術發展帶來新的突破,更能對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為進一步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推進計量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促進計量測試技術服務經濟發展,為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做出貢獻,2015年5月20日至21日,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結合2014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頒獎,聯合相關科技機構、高等院校以及部分大型企業,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了主題為“創新驅動科技發展 計量推動產業升級”的“2015年計量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暨第二屆計量測試科技成果推介會”。推廣先進的計量測試技術,搭建計量測試技術與其他行業、產業以及社會應用的平台,打通計量測試技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通道。
此次推介會共有155個計量測試科技成果項目參加了推介。 其中:既有像清華大學的“基於譜色反演的輻射溫度場測量方法與技術”等應用類項目,也有像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摻Er光纖飛秒光學頻率梳的研究與應用”等基礎研究項目;既有航天科工集團、鐵道科學研究院等行業技術機構的科研項目,也有企業自主研發的計量器具等實用新型項目。這些項目涉及能源、環保、軍工裝備、航空航天、鐵路、食品、電力、醫療衛生等十多個領域,並且均在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有29個項目是“2014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獲獎項目,他們均是國家或相關部委的重點科研項目,是計量領域科研旗艦團隊自主創新的科研碩果,大多數項目具有世界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具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
推動工業升級離不開計量測試技術的支撐。推介會期間還針對“計量與光”、“計量測試與產業升級發展”舉辦了學術專題報告會。上海理工大學莊鬆林院士和浙江大學譚建榮院士分別作了“太赫茲技術及其應用”和“計量測試與工業4.0”學術報告。另外還有來自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華中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航空科工集團等單位的8名專家作了專題報告。共有來自全國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近千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