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別讓生理缺陷阻擋了追求(1)(3 / 3)

曾聽一位朋友講述他橫穿大峽穀的經曆,他坐在一輛公共馬車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了一百英裏後是如此筋疲力盡、腰酸背痛,甚至都覺得無法再支撐著熬過離目的地還有十英裏的路程。但是,當那位朋友偶然從山頂往下注視時,卻看到了著名的大峽穀瀑布和周圍絕佳的風景,而此時,太陽正破雲而出,金色的光芒照耀大地,呈現在他麵前的是一幅空前絕後、懾人心魄的畫麵,頓時,他身上的所有疲勞、困頓和酸痛,都立刻被驅散得無影無蹤,全部身心都沉浸在大自然的浩瀚恢弘和空曠豁朗之中。最後,他說了這樣一段話令人不無感動:“這種美是我以前從未經曆過的,也是我永生難忘的。我感到自己的靈魂得到了升華,心中是那麼平和寧靜,而喜悅的淚水則在不知不覺中溢滿了眼眶。”

當我們的心靈馳騁於綠色無垠的原野,徜徉於翠竹掩映的溪畔時,我們肯定不會懷疑造物主是在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和愛好來製造人類的,想必造物主是希望人類跟大自然一樣美麗。

然而,我們的父母往往沒有花費足夠的時間來開發孩子身上熱愛美和欣賞美的天性。他們沒有意識到,在敏感的童年時代,家庭中的一切布置,甚至包括掛在牆上的圖畫和照片,都可以極大地影響孩子個性的形成。父母應該抓住任何機會讓自己的孩子欣賞優美的藝術品,聆聽美妙動人的音樂;他們應該經常為孩子朗讀或者是讓孩子朗讀高尚的詩歌,以及某些經典作家鼓舞人心的作品。這些作品能夠為孩子注入美妙的思想,能夠開闊他們的視野,能夠引導他們去感受和領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我們在孩童時代所受的影響決定著我們未來的個性,決定著我們是否具備獨立的思想人格,決定著我們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命初期,每個人都對美有著那種天然的感知,但是,這種對美的本能的熱愛必須有後天的培養作支撐,否則它就會逐漸消亡。對於一個生活在貧民窟中的孩子和一個出身於富裕家庭的幸運兒來說,他們對美的渴望和追求都是同樣強烈的。雅各布·裏斯就說過:“窮人生理上的饑餓和對食品的渴望並不比他們精神上的饑渴和對美的渴求更為強烈,更不容易滿足。”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充滿了美好的事物,但是大多數人還沒有培養起察覺它們的能力。我們不能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因為我們的眼睛沒有受過相應的訓練來發覺它,我們的審美能力沒有得到完全的開發。我們就像那個站在偉大的藝術家特納旁邊的女士,當她在欣賞藝術家最精美的一幅風景畫時,驚訝地喊道:

“啊,特納先生,為什麼我無法在大自然中看到你在作品中所描繪的風景呢?”

“你難道不希望能看到嗎,夫人?”他回答道。

想一想吧,在對金錢瘋狂、癡迷、自私自利和有違常理的追逐中,我們放棄了生活中多少珍貴的東西啊!難道你不希望能夠像特納那樣發現大自然中的絕美景致,或者像羅斯金那樣在恢弘壯麗的日落中領略美的真諦嗎?難道你不希望把更多的美帶進你的生活,而是在追逐生活中庸俗的目標時放任你的天性變得粗俗、你的審美能力日漸退化、你優雅的本能漸趨萎縮嗎?難道你不渴望著過一種高貴和諧的生活,而是讓你的本能中獸性的一麵更加變本加厲,每天絞盡腦汁算計著如何賺取更多的金錢,如何從他人手中獲得更多的好處嗎?

那些受到過美的教育、能夠察覺美和欣賞美的人們是幸運的;他們擁有一種任何外力都不能剝奪的財富。這種財富實際上能夠為任何人所擁有。

4內在的美永遠不會衰竭

最崇高的美是一種理一種追求、一種體現在某個具體人物或具體事物上的美好品性,它帶給我們的是歡樂和喜悅。

瑪麗長得極醜,許多人見到她,很長時間才能適應她那張別扭的臉。為此,同學們都不願意和她交往,有的同學還嘲笑她。她很少照鏡子,怕看到那張讓自己都不想看見的臉。學校舉行舞會,也沒有人請她跳舞,舞會從開始到結束,沒有人理會她的存在。她真羨慕長得漂亮的女孩啊!她苦惱極了,為什麼上天這麼不公平,給了自己這副臉龐!

不可否認,長得醜是一件很令人煩惱、很令人痛苦的事情,它帶給人們的傷害非常大。因為長得醜,往往會被人瞧不起,被人嘲笑,使自尊心大受傷害,導致自卑,從而不敢拋頭露麵,不敢與異性接觸,終日黯然傷心,以致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人的相貌是先天決定的,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

如果誰天生長得不美,即使為外表的醜陋苦惱,也改變不了這個現實,傷神費心也無濟於事。

美,固然可以引以為驕傲,但醜並不是自己的過錯。長得不美的人,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也不要為此而自卑、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