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抓住跟莊時機1(3 / 3)

一是在不同的價位更換新的市場投資者,把比莊家成本低的持股者洗出來,以免他們獲利太多,妨礙和威脅以後的拉升和派發;

二是在洗盤的過程中不停地高拋低吸賺取差價,以此來降低自己的持倉成本,同時也抬高跟風者的持倉成本;

三是通過洗盤抬高目標股的市場成本,使得市場成本遠遠高於自己的建倉成本,為以後的高位派發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是通過洗盤調整資金比例,這樣可以為今後的戰役和其他的戰役做好準備;

五是調整倉位結構,這樣一方麵為今後的獲利提供了條件,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因為大勢的突變和公司基本麵的突發因素所帶來的風險;

六是擾亂市場投資者的思維和迷惑他們的判斷,以達到亂中取勝的目的;

七是通過洗盤,有的莊家需要收集更多的籌碼。有的莊家利用洗盤過程在等待時機,這包括大勢的、板塊的、公司基本麵的、資金的等多方麵時機。

八是通過洗盤可以活躍市場,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

2洗盤過程中的重要因素

在莊家的洗盤過程中,洗盤的時間和空間是兩個關鍵的因素。

洗盤的時間講究的是節奏,如果時間太短,難以較好處理浮碼,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時間太長,則難以吸引新的投資者追高跟風。一般來說,洗盤時間的長短,還與市場的氛圍、莊家的實力、操盤的風格等各種因素有關。就形態價位來說,底部洗盤時間較長,持續數月乃至一、兩年都是常見的情況;拉升過程中的洗盤常常是一、兩周或數周;在大勢偏好的情況下,快速洗盤往往隻需要兩、三天或三、五天。

洗盤的空間是指莊家洗盤過程中股價震蕩的幅度。在底部區域,往往股價會回落到前期的低點附近,形態上是多次探底和構築多重底的味道;脫離底部之後的洗盤,股價回調的幅度通常可以用技術分析,如拉升高度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黃金分割等;經過整理後的快速拉升,洗盤幅度一般都在10%以內;有時候,以大幅震蕩方式進行邊洗邊拉的洗盤,或者碰到了大勢短期的異常波動,其洗盤的最大幅度可達到50%左右。

3如何判斷莊家在洗盤

要想不被莊家的洗盤洗下來,投資者對於主力的洗盤技巧務必要熟知,而主力的洗盤方式不外乎下麵幾種。

(1)跌停掛出法。即主力一開盤就全數以跌停掛出,散戶在看到跌停打不開時,深恐明天會再來個跌停,於是也以跌停殺出。待跌停殺出的股票到達一定程度而不再增加時,主力乃迅速將自己的跌停掛出單取消,一下將散戶的跌停拋單吃光,往上拉抬,而其拉抬的意願視所吃的籌碼多寡而定。通常主力一定要擁有大的籌碼時,才會展開行動,因此若籌碼不夠,則第二天可能還會如法炮製,投資者亦應在此時機低價買進才是。

(2)開高殺低法。此種常發生於股價高檔無量,而低檔接手強勁之時,投資人可以看到股價一到高檔(或開盤即漲停)即有大手筆殺了,而且幾乎是快殺到跌停才甘心,但是股價卻是不跌停,不然就是在跌停價位,不斷產生大筆買盤。此時缺乏信心者乃低價求售,主力於是統統吃進,等到沒有人願意再低價賣出,壓力不大時,再一檔一檔向上拉升,如果拉了一兩檔壓力不大,可能會急速接到漲停,然後再封住漲停。所以當投資人看到某股低位大量成交時,應該勇於大量承接,必有收獲。

(3)上衝下洗法。當股價忽高忽低,而成交量地不斷擴大時,投資者應該設法在低價位掛進股票。此法乃是主力利用開高走低、拉高、摜低再拉高,將籌碼集中的方法,故稱為“上衝下洗”。此法乃綜合開高走低法和跌停掛出法而成,將會造成特大的成交量。

(4)固定價位區洗盤法。此種情況的特征乃是股價不動,但成交量卻不斷擴大。其洗盤的方式為:某股漲停是25元,跌停是15元,而主力會在18元處限價以超大量的單子掛入。這樣的結果將導致一整天股價將“靜止”在18元和17元之間,隻要股價久盤不動,大部分人將不耐煩拋出,不管再多的量全部以17元落入主力的手中,直到量大到主力滿意為止。往後的漲幅又是由主力決定,而散戶隻有追高或搶高的份了。

4看K線圖上顯示的特征

洗盤階段K線圖所顯示的幾點特征:

(1)成交量較無規則,但有遞減趨勢。

(2)常常出現帶上下影線的十字星。

(3)大幅震蕩,陰線陽線夾雜排列,市勢不定。

(4)股價一般維持在莊家持股成本的區域之上。若投資者無法判斷,可關注10日均線,非短線客則可關注30日均線。

(5)按K線組合的理論分析,洗盤過程即整理過程,所以圖形上也都大體顯示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態。

5瞄準洗盤結束點

洗盤是坐莊過程中的必經環節,能夠識別主力意圖的投資者完全可在主力洗盤時趨利避害:在股價出現一定漲幅之後先行退出,等待洗盤結束之後再大舉介入。此時短線風險已經釋放,買價亦較便宜,且洗盤結束之後往往意味著新一輪拉升的開始,達到買入即漲的效果,但是,洗盤結束時有什麼信號呢?

(1)下降通道扭轉。有些主力洗盤時采用小幅盤跌的方式,在大盤創新高的過程中該股卻不斷收陰,構築一條平緩的下降通道,股價在通道內慢慢下滑,某天出現一根陽線,股價下滑的勢頭被扭轉,慢慢站穩腳跟,表明洗盤已近尾聲。

(2)縮量之後再放量。部分主力洗盤時將股價控製在相對狹窄的區域內反複震蕩整理,主力放任股價隨波逐流,成交量跟前期相比明顯萎縮,某天成交量突然重新放大,表明沉睡的主力已開始蘇醒,此時即可跟進。

(3)回落後構築小平台,均線由持續下行轉向平走、再慢慢轉身向上。洗盤都表現為股價向下調整,導致技術形態轉壞,均線係統發出賣出信號,但股價跌至一定位置後明顯受到支撐,每天收盤都在相近的位 置,洗盤接近結束時均線均有抬頭跡象。要判斷是否是主力洗盤,重要的是判斷前期高點是否是頭部,這需要從累計漲幅、股價的相對位置以及經驗等各方麵來綜合判斷。

6如何區分洗盤和出貨

分清洗盤和出貨是件很費工夫的事。很多人不僅無法完全正確判斷出洗盤和出貨,而且往往會在兩者之間造成誤會。當莊家洗盤的時候誤以為是出貨,慌忙出逃,結果眼睜睜看著到嘴的肥肉被別人搶走。而等到莊家出貨了,又誤以為那隻不過是莊家在洗盤而已,在最危險的時候反而死抱股票,結果煮熟的鴨子又飛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來從莊家的心態分析分析就明白了:莊家洗盤時定會千方百計動搖人們的信心,而出貨時必將以最美好的前景給人以幻想。因此,我們可以得出洗盤的幾點特征:

(1)整個洗盤過程中無關於該股的利好消息出現,一般人持股心態不穩。

(2)當盤麵浮碼越來越少,最終向上突破並放出大成交量時,表明洗盤完成,新的升幅即將開始。

(3)洗盤時股價快速走低,但下方會獲得支撐。

(4)下跌時成交量無法持續放大,在重要支撐位會縮量盤穩,上升途中成交緩緩放大。

洗盤和出貨的不同還可從以下幾點來區分:

(1)均線發散趨勢。洗盤時仍然向上呈多頭排列,出貨時多頭排列已被破壞或開始向下。

(2)成交量。洗盤時明顯萎縮,出貨時放大。

(3)是否護盤。洗盤一般在中低價區不有效下破10日均線,在中高價區不有效下破20(或30)日均線,出貨時一般會迅速下破5日、10日等短期均線,且在高位出現死叉。

(4)日K線是否連接(大)陰線。洗盤一般不會,頂多拉2至3根中(小)陰線,出貨時經常連拉中(大)陰線。

(5)震蕩幅度(即當日高低點之差價)。洗盤一般較小,出貨一般較大。

(6)當天外盤與內盤成交量對比。洗盤時外盤與內盤成交手數差不多,出貨時一般內盤(綠單)成交手數大於外盤(紅單)成交手數,且常有大賣單出現。

(7)莊家的獲利空間。洗盤時一般小於20%,出貨時一般大於50%,甚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