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自立是成功者的精神支柱(1)(2 / 3)

在一屆很權威的生活攝影大賽中,喬·裏森終獲金獎,從千千萬萬攝影愛好者中脫穎而出。

被音樂和掌聲簇擁上台,談及獲獎感想,喬·裏森開口便說:“那不是我最好的作品……”

台下一片嘩然,以為他狂,誰知他講的是實情。半年前,他家中失火,照片底片全部被燒光,參加評比的那幅是相冊中夾不下淘汰下來,被妻子拿到丈母娘家去才得以幸存的。

眾人便折服於他的才氣,想像在大火中化為灰燼的那些“最好的”,不知要好到怎樣。

一個金獎讓他信心倍增,下一屆大賽前,他精選又精選,送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卻沒有獲獎。

再下一屆,再再下一屆,每回他都憋足了勁,卻終究沒能再獲獎。

便有人想到,獲金獎之前他也曾數度參加評獎,均空手而回。他惟一的那個金獎也許正因為“那不是最好的”,要是沒有大火的淘汰,要總是按他自己的那個“最好”的標準,他也許永遠與金獎無緣。

這故事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巧合。它或許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逆向思維;對於一個有自立精神的人來說,生活中有時很自然的出現像喬·裏森的那樣事情。它從反麵給了我們一個提示。就是你認識這條路是死路,但它往往開個玩笑——它真的能夠通向成功。

比爾·麥高恩從少年時便開始在鐵道上做夜工賺錢以繳納中學和大學的學費,他總是盡可能地多做一些工作,他幹各種工作賺的錢加起來往往比他的老師賺的還要多,學習了一年的基礎課程後,比爾按規定到軍隊服完役,然後又回到大學學習化學工程。他看到化學師很少有機會成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於是便轉攻商業,最終獲得哈佛大學商業管理碩士學位。麥高恩偏愛小型企業,他先是同邁克·托德經營寬銀幕製作業,後又從事為不景氣企業做管理顧問的工作。

1959年,比爾開了自己的“帕沃特隆”公司,專營超聲波設備,做得還比較成功。1962年,麥高恩打入美國設備服務行業,生產機器檢修裝置。到1968年,他又在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這時他認識了一些商業人士,他們正策劃打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對長途微波係統的專利,這家名為微波通訊公司的(MCI)組織正需要幫助以便於與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合作並籌措資金。麥高恩於是加入其中並提供了大量的專門知識和技術,使MCI在1972年走上軌道,從而開拓了一項新的產業,使長途通訊事業大為改觀。

對於一個懷著自立精神、熱衷追求和發展事業的人來說。社會的需要是最現實的動力。人一旦意識到這一點,並會以滿足社會的需要為己任、繼而產生一種創造動機。但是這種創造動機一旦不為市場所需要或和市場不協調了,那麼,你就要重新進行調整,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此路不通走彼路,成功之路千萬條。

4自立者,絕不向現狀妥協

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些人多年來隻是踱步在頹喪保守的道路上。

當年輕時剛踏入社會之際,每個人都懷抱著美麗的夢想和遠大的抱負向未來出發,走向豐富璀璨的人生之旅。實際上最能體現自立精神的不和現狀妥協的,有兩個較為重要的內容,一是對追求的目標要堅持,二是要善於麵對環境,抓住機會。

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有位男子,找尋一座位於茲默斯頓小鎮附近的豐富銀礦礦脈。他努力找尋了幾年。有次,在一座小山的側向掘出了大約200米的坑道。但是,這座掘出坑道的銀礦卻早已被挖掘一空了,麵對這個現狀,他就放棄了原來的計劃,過了不久,這名男子也去世了。

10年後,某礦山公司買下茲默斯頓地區的幾處礦區。這家礦山公司重新挖掘了當年被放棄的礦脈,就在距離廢棄的坑道1米左右的地點,發現了從來未有的豐富銀礦脈。相隔隻不過1米,卻相差了幾百萬的美金。

所以這個事例告訴我們,擁有自立精神的人,在追求的過程中,一定要堅信自己的目標。自立者如果做事總是半途而廢,那他們的所謂的自立,就沒有什麼價值了。事實就是這樣,就像樵夫砍樹,縱然砍擊的次數多達1000次,但使大樹倒下去的往往是最後的一擊。

有“黑珍珠”之稱的球王貝利,20世紀20年代曾經到過台灣,並接受了記者的訪問。

當記者問他對台灣球員的感想時,貝利說:“我覺得,你們球員的技術都很不錯,隻有一個缺點,就是太愛長傳。當自己隊友在較有利位置時長傳過去,當然不錯,但是若自己有能力迫近球門時,更應把握機會單刀直入。假使人人都希望傳給隊友進攻,大家都不願在必要時獨擔大任,又怎麼能贏球呢?所以在比賽時,不但隊友之間要有密切的配合,每一個球員自己,更應有不向現狀妥協的自立精神,隨時負起衝鋒的責任。隻要你衡量情勢,認為是自己帶球進攻的機會,就要勇往直前。這不是出風頭,而是獨立作戰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