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聚平原郡(1 / 2)

唐璧還不曾答應,那五十多個兵卒一起衝上月台,亂叫亂嚷:“老爺作主,討得秦瓊。這秦瓊受響馬常例,通識綠林。老爺若不作主,討得秦瓊,到此捕盜,老爺就打死小的們,也無濟於事。”

唐璧見眾人異口一詞,隻得筆頭轉限免比,出府伺候。

再說秦瓊,他從二賢莊回家,想起南陽一戰,殺得七進七出,血染征衣,當時還不覺得怎樣,過後想起,甚覺猛浪之至,自此在家,隻是收斂。

這個時候,他本來應該在來護兒手底下做事的,但是因為鬧了南陽,再不敢拋頭露麵,因而隻是悶在家裏,並不外出。這一日,唐璧親自到了家裏,噓寒問暖,秦瓊就知道有事,暗暗的憂心,寒暄了幾句,唐璧便開門見山了:“今天子征天下之銀,欲行兵事,山東各郡,都有協濟銀兩,不料渤海郡三千兩錢糧,行至本郡長葉林被劫,那強盜還自通名,叫甚陳達、牛金。渤海郡申文江都,那督理此事的宇文司空,移文將本官停俸,著令一月內賠償前銀,並要這幹強賊。如緝捕得遲了還要再加罪,本官已曾差人緝拿,並無消息。眾捕推稱秦叔寶極會捕賊,本官誠心誠意,意欲請叔寶你出麵,借了本郡燃眉之急,本官不勝感激。”

秦瓊極力推辭,卻是耐不過唐璧,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如今時隔草民,郡守屈尊降貴直接來家裏請人,真的不去的話,不但情理上說不過去,得罪了本州的長官,以後的麻煩極多,更不省心,最後隻得悶悶的應了這樁差事。

他自去會合了唐萬仞、連明,續了續朋友的交情,便說起了正事。

唐萬仞便道:“秦大哥,沒奈何纏到你身上來,兄的義氣深重,決不肯親自去拿,露個風聲,在小弟耳內,我們舍死忘生的去,也說不得了。”

秦瓊深感無奈,苦笑道:“賢弟,我果然不知什麼陳達、牛金。”

一樁禍事從天而降,他也沒辦法,隻得換了平常緝捕盜賊時穿的衣服,進府公堂跪下。唐璧大喜,好言寬慰道:“秦瓊,你比不得別的捕盜人員,你卻是個有前程的人,素常也能事。就是今日我請你出來,也出於無奈,你若果然拿了這兩個通名的賊寇,我這個衙門中信賞錢外,別有許多看顧處。”

齊郡和平原郡相距不遠,消息早就傳進了羅雲這邊。此時,王伯當,謝應登也都回來了,眾人合計著,是不是要幫秦瓊一把。但這個事關係有點複雜,現在知道尤達陳金是誰的,就隻有羅雲一個,他是絕對不會主動講出來的。剩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籌措三千兩銀子,給秦瓊頂缸,幫他脫了難。不過這樣一來,秦瓊在齊郡就不太好待了,唐璧不是什麼正直善良的官兒,一見秦瓊有這樣廣的路子,以後啥事都往他身上推,那秦瓊平得了一件,兩件,三件,總不能把齊郡所有棘手的事都給平了。

“這事還要從長計議。”王伯當神色凝重,要按著以前,這都是浮雲,秦瓊怕了哪個,玩就是了,腳踏黃河兩岸的主,什麼事情不敢接。不過如今情形大不相同了,南陽鬧得那一場,盡管已經傳得沸沸揚揚,羅家口頭上仍是堅決不承認羅雲參與過那事。這件事,大家都知道,那不要緊,可要是坐實了,那就是叛國叛君的殺頭大罪,換了誰誰都承受不起。秦瓊家世已經沒落,萬一被認出來定了罪名,更是沒得轉旋,必死無疑。

“不能讓秦瓊變成焦點啊。”羅雲苦笑一聲,他實在沒想到,已經漸漸淡去的南陽之役,知道現在,還在深深的影響著他們的生存狀況。

這日,他正在和李靖商討一些地方上的政務,這幾天,他也開始虛心的求教,開始學習一些為政之道。以備將來。不過那些東西太過繁瑣,一時半會兒也講不太清楚,談論了多時,覺得有些疲倦,便坐到大廳上,喝茶說些閑話。

正說到用兵打仗的事上,隻見門上人報太原有數十人到了,以單雄信為首。羅雲聽了,歡然迎出門來,邀眾人下馬進內,就拉在書房中,列下些現成酒肴,敘向來間闊。

這次來的人委實不少,有的還要走,有的則要長期安定下來了。

伍雲召是不能走得了,在太原,被郡丞王威給認了出來,兩邊差點火並,幸而有當地的豪傑在中間作和事老,險險的穩住了。不過,伍雲召在太原也是呆不下去了,隻能來平原郡這邊。雄闊海和伍天錫是一定要跟著他們大哥伍雲召的,一並跑了來,伍雲召的家眷,自然也一起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