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依舊有很多人,拿好奇的目光注視林拓。
不過,越靠近高台,讀書人的比例就越高,一個個不管長的多麼奇形怪狀,狐狸耳朵還是老鼠尾巴,三條胳膊還是四條腿,皆紙扇綸巾,儒服冠帶……
讓林拓覺得,好像穿越到了聊齋的世界。
讀書人的素質就是高哇,雖然疑惑,沒有人再像前邊集市上那樣,無禮的圍觀。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來這裏的讀書人,都是有事的,一個個腳步匆匆,或者已經走上了高台,或者走在通向高台的路上……
樂得無人打擾,林拓與七布一起,飛快的登上了高台。
一上高台,眼前景色陡然一換,竟然就不是地窟的萬家蘑菇火了,而是登臨高山,直上雲霄。
頭頂是青天、明月,潔白的風月與橙黃的火月大如車輪,臉邊是山風吹拂,心曠神怡;
腳下是彎彎曲曲的青石山階,一直通到高山高處,山階的兩邊,有草有樹,甚至還堆著些微的積雪;
再下方,才是隱日穀的萬家蘑菇火,明明隻是上了個十來米的高台,好像一瞬間來到了百米高的山半坡……
林拓正自疑惑,就聽到上下的匆匆讀書人流,傳來歎息:“書山幻境又高了一些,看來訓導的浩然氣又有進境呀!”
“是呀是呀,我隱日穀中,文風漸盛,儒門大興,皆是訓導之功呀,說不得過些時日,訓導就能突破現在,晉升教諭了也說不定呢……”
林拓知道了,這高台上的,果然是個真實幻境,似乎是這隱日穀的訓導啥的弄出來的,教諭他是聽說過的,古代一縣裏麵管文教的小官,至於訓導嗎……
鏡娘了一下,果然是比教諭還要小的官職,其實就是縣學裏的教書先生。
隨在眾人之中,沿著山路一路向上行去,行進之間,又有所發現。
這登山的人裏,雖然都是學生文人,不過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看起來這隱日穀中,還真是有教無類呢。
不過……老的少的沒問題,男的女的都有,則就……
青石路外,山野之間,草木茂盛,積雪尚覆蓋著的林地裏麵,於是三不五時的能見,一對對,或者不單是成雙成對,忙碌苟且的身影。
前麵集市上,小巷子裏看到的,說是野戰其實不太合適,而更像是車震,眼前這,才是真真正正的野戰呢!
太不文明了!太不講究了!太有傷風化了!太……有辱斯文了!還說什麼是讀書人呢!
心裏罵著,眼睛錄著,林拓轉念一想,有辱斯文?雖然是讀書人,人家根本就不講究這個……
再說了,就算純正的讀書人,就不講究這個了?連孔老夫子都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周公設敦倫之理,夫子將之改成了合巹酒,說的還不都是一回事嗎?
聖人,也是要做的!
至於怎麼做,如何做?這在禮的範疇裏麵,是地麵上的禮儒學派講究的,隱日穀正宗的聖界,其實也就是魔界儒門,是去禮的,儒門六藝乃是詩書樂,琴棋畫六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