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林拓的詩有評語說的那麼誇張嗎?不光是隱日穀,還是整個神馬楚氏皇朝之幸,不就是一首詩一首詞而已嗎?
還真有!
人間的修煉者,修煉的是五行功法,練到極處,可以延長壽命,成仙成聖,改天換日;
魔界的修煉者,修煉的是妖化神通,不過妖化神通,其實並不像易二哥煉的那樣,到了危急關頭,一怒一氣,嘎嘣一下就氣通了,妖化神通同樣也是一門,不,是許多門繁複駁雜而且擁有悠久曆史的學問。
有儒家、墨家、法家、農家、兵家、名家、陰陽家、小說家、縱橫家、雜家……
聽著是不是有些耳熟?
沒錯,所謂的妖化神通,其實就是這些玩意,所有的妖化神通,看起來玄妙不可思議,甚至有五行功法都達不到的妙用,其實不脫以上的範疇。
甚至傳說,就連地麵上的修真者,也不過是與這些並列的道家罷了,所謂的五行功法,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妖化神通,是當初諸子百家爭鳴的時候,分裂出來的……
話題扯遠了,且回正題!
所有的妖化神通,都可以歸結為儒、墨、法、農、兵、名、陰陽、小說、縱橫、雜這些分類,寫詩作詞乃是儒家根本,自然也有其妙用。
儒家神通修煉的一身浩然氣,最擅長的,就是製造幻境,尤其是儒門弟子在遊曆了名山大川,心有感悟之後,往往能將幻境神通推演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區區一個隱日穀的訓導,就可以幻化書山,就是明證。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那種悟性,或者是遊曆的實力的,這個時候,又要怎麼辦呢?
當然,就是要通過《元夕》或者《青玉案》這樣流傳千古的絕唱來感悟了。
絕唱之所以稱為絕唱,便是因為其意蘊深遠,便於記憶傳唱,讓人產生共鳴,一旦流傳開來,散播天下,則所有儒家門徒,都可以從中汲取意念,強化自身。
具體的說,這一詩一詞,就好像在西方魔法的世界,憑空創造了兩道咒文一樣,給所有儒家弟子的魔法書中,增加了兩道新魔法,其意義,還需要繼續闡述嗎?
詩詞的水平擺在那裏,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飛快的這一詩一詞,便在整個山頭傳誦,一邊讚歎,一邊感悟,一邊好奇,竊竊私語,這個編號九五二七,到底是誰?
詩門的榜放完了,然後是書門,超過五十字的可以自創也可以抄襲的書法作品,與月亮有關,仍舊隻列出了一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